542、肢解-第2/3页

加入书签
    他们人少没错,但是无论分撒还是集结,凭借马多形保障的机动性会让他们占尽先机,这就是宋朝人说的辽军总是散了又聚,聚了又散,十分难缠。

    同是一千人的部队,如果分成两百人一队往不同方向进发,辽军可以利用机动性将人集结在一个方向上实现多打少,然后又快速转移到另一方向的战场,而机动性较差的部队却很难快速应对和集结。

    所以开打之前史皇帝就交代过,和辽军打,就算他们溃退了也不能追击太远,因为追太深入说不定他们的溃兵就集结起来,打一波猝不及防的反击。

    这点无论在北口还是奚王牙帐,大家都执行得很到位。

    又与他们谈论一些琐碎事务之后,史皇帝下令将全军将于三日后开拔,全军北上上京!

    史皇帝在大帐外宣布这件事时,众人都一阵欢呼,将士们都激动得恨不能立即动身。

    史从云也不是心血来潮,前方李处耘已经派人回来禀报,他们已经沿途扫清所有障碍,北上上京的漫长道路上没有任何人,圣驾可以安全北上。

    而他们的大军已经推进到距离上京不足五十里的地方,辽国上下震惊,在城外河畔布置了临时招募的阻击军队,不过他们的下场大概和幽州城外的一样,因为随行的炮兵已经达十个营,除了上京彷幽州建造的城墙之外,没有任何防线能经得住炮兵的打击。

    史皇帝看完之后心里已经有数,找身边文官给他代笔,写了一封十分肉麻的报平安,又夸大说明的战果的信让人带回去给幽州的赵侍剑,说他们的大军已经包围辽国首都,破城指日可待,生擒伪帝的日子已经不远。

    还说秦军三路大军,穿插包围,正面击溃,各种重拳出击之下,已经消灭五十万辽军,辽国再无可战之兵,同时嘱咐她帮自己写封信送回朝廷,向符皇后,宰相范质,枢密使闾丘仲卿报喜。

    总之说得天花乱坠,这他是学拿破仑的小妙招。

    通过与亲友的书信来“不经意”的透露一些夸张的战果,以此达到宣传的目的。

    这样既显得真实可靠,让百姓相信,又能极大鼓舞军心民心,反正国中九成九的人对数千里外,根本没去过也没见过地方的战局必然是全凭想象,那舆论的话语权就在史皇帝手中,吹点牛大家也不知道,全当真了。

    其实就算真打仗的普通士兵和中低层军官对总体上千里战线上的伤亡也是没有具体概念的,只有最高层的少数将领心里有数。

    史皇帝心里也有数,如果说阵亡,被俘,失踪,受伤失去战斗力等等加起来,在上千里战线上辽军损失已经接近十万,五十万是肯定没有的。

    不过就像史皇帝以一当百的事实一样,很多事知道真相的人很少,而事实却是由少数人创造的,至少在蜀地,时至今日已经人人相信三关之战中史皇帝杀了十万辽军一个道理。

    三日后,大军随天子鸾纛开拔,气势如虹向上京而去。

    而在此之前,东面也再次来了好消息,锦州城外,林仁肇率军大破辽国南院枢密使高勋,杀敌千余人,六千多人投降,高勋被俘,辽国东路军也几乎被全歼。

    辽东京留守耶律抹只听到秦军已打到锦州,高勋率军攻城的消息,硬是顶着女直人袭扰的压力,凑出一队兵马往西准备与高勋会师一同攻打林仁肇大军。

    没想到还没到锦州就听到辽军大败,高勋被俘的消息,立即打道回府,固守辽阳去了。

    当下局面,辽国的国土已经被秦军的攻势鲜明的分成四个板块,燕山以南,以及雁门关以北,居庸关以东的经济中心地区全数被秦军占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