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四章:陈循的盘算-第3/4页

加入书签
    毕竟,太子的职责,主要还是学习圣人义理,尝试处理政务,翰林院都是饱学之士,或许实务并不擅长,但是论教导孩子,还是可以的。

    当然,某些读书读迂了的翰林除外……

    所以事实上,这就是一个难题。

    一方面,天子明显不想重用清流,另一方面,太子府向来有和翰林院属官相互兼任的惯例。

    这种情况下,陈循实际上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

    从最开始东宫出阁的时候,他的处境就有些尴尬,对于清流来说,肯定是希望太子早日出阁的。

    但是,因为如今天家的关系,这种事情又不是那么好掺和的。

    所以,对于陈尚书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躲一躲风头。

    说起来,那段时间,这位陈尚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治河上头,未必就没有这样的原因在。

    到了后来,东宫出阁,但是,对于备置属官的事,迟迟争执不下。

    陈循趁此机会,倒是塞了两个人进去,毕竟,太子尚幼,需要讲读经义,这是名正言顺的事。

    但是再往后,想往东宫塞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此这般拖着,但是,终归不是个办法,说到底,辅左东宫,既是翰林清流们谋求上进的方式,也是他们实现政治理想的方法。

    陈循到底是清流领袖,势必要为此耗费一些精力的。

    从这个角度而言,陈循出手针对王翱,其实也带着几分无奈之举。

    除了因为王翱试图控制翰林院之外,应该也有想要重新将清流送入内阁的想法。

    毕竟,如果王翱倒了,无论是谁最终成为新的首辅,都要承陈循这个人情。

    但是显然,王翱不是那么容易被扳倒的,所以,举荐清流入内阁的事,陈循也实在不好继续拖延下去了。

    然而即便如此,他到底还是知道避嫌,没有自己上本。

    虽然说,这嫌避的其实也就是掩耳盗铃而已。

    可官场之上,有些时候,要的其实就是姿态而已。

    陈循先通过俞士悦举荐刘定之等人,再否决刘定之提拔为左春坊大学士的提议,最终提出由仪铭兼任,实在是一招妙棋。

    如今的太子府,虽然仍未备齐属官,但是,也不能说是人手紧缺了。

    詹事府有俞士悦,周洪谟和沉敬,左春坊有刘定之,陈文,李绍,右春坊有徐有贞,倪谦,万安,司经局有余俨。

    这个架子,基本上已经算是搭起来了。

    可问题就在于,这几个人当中,除了俞士悦,沉敬,余俨之外,其余的几个人,都是清流翰林出身。

    甚至于,徐有贞还是右春坊大学士,如果说,再让刘定之成为左春坊大学士的话。

    那么,左、右春坊,便可以堪称是被清流包揽了。

    从典制上来说,这毫无问题,但是,这会是天子愿意看到的情形吗?

    或许碍于典制,天子并不会多说什么。

    但是转过头来,天子心中会不会生出什么想法,谁也说不准。

    更何况,到了他们这一步,心里非常清楚,太子有些时候,未必就仅仅是太子,哪怕天子对太子如今待之十分亲密,可到底圣心难测,这等事情上,自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