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沙湾决口-第2/2页

加入书签
  “因此,本官还是认为,如今并非修渠的好时机,此事至少需待两三年后,再缓缓推行方是正理。”

  这话其实有点残忍。

  说白了,就是放任那几个州府受灾,换取大多数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从沈翼的角度出发,如果暂时放着沙湾口不管,那么就算做最坏的打算,明年也就是有几个州府受灾而已。

  不管是水患还是旱灾,朝廷都能派员去赈灾,去安抚。

  但是若要解决沙湾口,修筑水渠,那么光是征召民夫一项,就不是小事。

  应该说,沈翼的理由很站得住脚,他也说的很明白,渠是要修的,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修渠是个大工程,想要彻底解决沙湾口决堤的问题,需要投入的民力财力十分庞大。

  朝廷现在银两不足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徭役的问题。

  朝廷是不能过度消耗民力的!

  百姓要种田,要做工,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

  庄稼没人管,就没有收成。

  老百姓把时间都用来服徭役,那么家里就会有人饿死。

  真要是闹成这个样子,就不是拨出些银子赈灾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所以站在沈翼的角度,他宁可在这些地方受灾之后,拨出银两,派遣官吏前去救灾,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修渠。

  这么做或许对于那些可能会受灾的州府百姓来说,太过于残忍,但是站在朝廷的角度,却是耗损最小的办法。

  这下,张敏也有些哑然,张了张口想要反驳,但是,终究是没有再说话。

  因为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说,到底哪种方式是最好的。

  朝务上的争端,永远都是这个样子。

  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是怎样的,他们所顾虑的事情,在眼下看来,都是不可知的。

  或许,明年的灾害不算大,甚至不会有灾害,朝廷能够顺利的休养生息,然后再动工修渠,那么沈翼自然是对的。

  又或许,太祖太宗留下的底子够厚,即便是再度征召这些民夫修渠,也还能勉力支撑。

  到时候大渠修成,解去山东,河南等地的水灾,旱灾之忧,更有利于社稷安定。

  没有人能知道,到底哪种决定是对的,又或许,两边都是对的……

  争论到这个地步,基本的情况已经明了,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要看天子的意思。

  当然,这等大事,过了天子这一关,还有朝议,但是终归,要先看天子的意思。

  在沈尚书期待的目光当中,朱祁钰眉头皱的紧紧的,片刻之后,却是对着一旁沉默不语的陈循,开口问道。

  “陈卿,你为工部尚书,对此事是何看法?”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