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死无对证

加入书签


  感受到殿中群臣,逐渐变得有些惊疑的目光,石璞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不得不说,俞士悦在大理寺这么多年,不是吃干饭的,堪称是刑狱的大家。

  这一番话下来,看似是在陈述事实。

  但是落在有心人的眼中,就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石璞回京述职,从尹良的口中得知,自己即将平调到南京大理寺任职。

  不甘心之下,又刚好遇见前工部尚书王卺和王振当廷冲突,于是便想要通过贿赂王振。

  先是逼迫王卺致仕,然后替代王卺,拿到了工部尚书之位。

  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但是可惜……

  冷笑一声,石璞反唇相讥道。

  “方才俞寺卿所说的,俱是事实,即便老夫承认,那日和尹良有交谈过,也去过王振的府邸,又能说明什么?”

  俞士悦在大理寺待了这么多年,善断刑狱,但他石璞就是好欺负的吗?

  别忘了,当初他在江西任按察使的时候,也同样是以善断疑难案件闻名。

  审案的关窍,没有人比他更加清楚。

  俞士悦这招,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说到底,他只是从逻辑上推断,石璞有可能向王振行贿,借此获得了工部尚书之位。

  至于实证,他是没有的。

  正因如此,他才会如此大张旗鼓,声色俱厉,掩饰自己的外强中干。

  这本是断案的从常用手法,大多数心虚之辈,被这么一吓,往往便不由自主的俯首认罪。

  只可惜,这一招,对石璞并没有用。

  见殿中群臣对于自己如此理直气壮感到一阵疑惑,石璞又道。

  “难不成,俞寺卿是想说,老夫凭一方端砚,一幅墨宝,加上一些金银财帛,就让王振为老夫奔走,拿下一位七卿,然后立捧老夫上位?”

  见石璞如此有恃无恐,底下群臣原本怀疑的神色也消散了几分。

  这话说的倒也对。

  在场的大臣,基本上都是见过王振权倾朝野的时候的。

  说是门庭若市毫不为过,别说是金银财帛,就算是各式各样的珍稀古玩,在王振府中也不是什么稀罕。

  何况,王振在宫中多年,深受天子信重,皇宫内库当中,什么样的珍奇他没见过。

  至于为了区区一点财帛,去跟一位七卿作对吗?

  似是注意到了殿中群臣的神色变化,俞士悦也是心中一沉。

  这种事情,本就是没戳破的时候,才会让人浮想联翩。

  现如今,石璞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却反而显得他毫不心虚。

  而且,司掌刑狱多年,俞士悦敏锐的察觉到,石璞在偷换概念。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被对方带着跑!

  沉吟片刻,俞士悦摇了摇头,滴水不漏的道。

  “石尚书,三法司审案,皆讲究实据,本官方才只是陈述事实而已,并未对此事做出判断,一应猜测,是石尚书自己所言。”

  “另外,本官要纠正石尚书一处错误。”

  “从时间上来说,是前工部尚书王卺与王振当廷冲突在先,石尚书前往王振府邸在后,并非如石尚书所言,王振乃是为石尚书而与王卺冲突。”

  石璞的捏了捏袖子,丝毫没有被戳穿的不好意思,反倒冷笑一声,道。

  “俞寺卿好手段,说什么陈述事实,虽未明言,但是你所言一字一句,皆是在暗指老夫行贿王振,是当这廷上群臣,都是傻子不成?”

  一句话,让殿中的火药味变得浓重起来。

  然而俞士悦却依旧平静。

  因为这只能说明,石璞已经慌了,他在将纯粹的案情分析,往个人恩怨上转化。

  一旦自己被激怒,和他争吵起来,这场廷鞠也就会不了了之了。

  既然明白石璞的用意,俞士悦自然不会掉进陷阱,他再度摇了摇头,沉声道。

  “本官并无任何贸然下定论之意,只是合理推断而已,还是那句话,三法司断案,讲究实据。”

  “石尚书之所以觉得,本官在暗指你行贿得官,是因为这些证据摆出来之后,所有的线索本就指向此处,并非本官刻意引导。”

  石璞脸皮抽动了两下,袖子里的手也暗暗攥紧。

  他以前也跟俞士悦有过公务往来,可怎么没发现,他竟是个这么难缠的主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