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0、天下檄文

加入书签


  0300、天下檄文

  军师陶潜夜观天象,确定了起事时间。

  而起事却不是一件简单之事。

  以目前吴世琮的兵力,以及他们所能联系到之力量,根本不足以与清兵抗衡。就是凤山脚下凤凰城里的清兵,他们都不一定是对手。加上辞兵洲的吴畏魏续吴小权,还有黔东第一关的杨绍武杨绍琼兄妹,最多也只是与凤凰城里的清兵打个平手。

  可是,一旦起事,那将是如今已经完全掌握了中原政权的满清的大敌。造大清的反,满清哪会让他们活得痛快。就连拥兵三十万、坐镇云南三十年的平西王吴三桂,尚且不是大清康熙皇帝的对手,更何况吴世琮等区区山兵。

  不过,满清统治中原却并不得人心。特别是对南方‘留辫留头、无辫无头’的强制政策,更让南方汉人早有反心。

  一纸‘天下檄文’,除了可以召集贵阳的……、云南边陲的朱标朱然等共同起事,还可以告知大缅国的驸马王三及大缅公主。同时也可以告之南方汉人,起兵反清。

  这天,仍然留在凤山上的吴世琮、陶潜、吴惧、陈飞虎等,聚集在一起讨论天下檄文之事。

  陈飞虎乃一山夫,没多少文化,这事,他基本参与不了。

  吴惧虽少,但是个粗人,这样决策动脑之事,他也干不来。

  这事,就落到了老兵军师陶潜和大将军吴世琮的头上。

  可是,这檄文到底要怎么写,吴世琮不知道,陶潜更不知道。考虑了很久,两人才想起平西王吴三桂云南起兵时,也曾做过讨伐满清的檄文。现在,还有一点印象。

  又经过两天一夜的思索和捉摸,一篇反清复明、光复大周的檄文终于出来了,其大致有以下几点:

  满清蛮族,本北方野民,愚昧无智,不配坐南朝北;拥有北地,却虎视中原,其罪一也;

  兵临山海关,巧取豪夺,占有中原,其罪二也;

  发动战争,鱼肉中原百姓,逼死大明崇祯皇帝,占我大明皇廷,以为谋权篡位,天下大逆,其罪三也;

  北方野民,占我皇廷,有辱皇权,亦辱大汉民众。

  占我土地,杀我民众,民愤不平;

  领兵南下,生灵涂炭,屠杀南明后帝,坏我中原正统;

  灭我大周,不尽人情,残忍暴虐;

  强奸民意,逼民易俗;失我祖制,辱我民节;

  ……

  以上种种。

  现我等随民意,得民心,做民心所向之事,为大周请命,光复大明,还我民志,克服中原,驱野民于旷野,振民心于华夏。

  天下英雄,齐力驱虏。

  ……

  檄文拟好,群情激奋。山寨之人,人人欲斗。老兵军师陶潜费了多大力,才把大家的兴奋劲压了又压。

  天明,檄文已成,分各路向外扩散。

  首先,第一路,由吴惧带领几人,没着前些时日吴世琮等寻兵之路,奔赴贵阳、昆明、西南边陲,旨在联络贵阳的……、昆明,西南边陲的朱标、朱然。然后把信息传入大缅国,请求驸马王三及大缅公主出兵响应。

  其他如四川、湖南、湖北、广西,乃至广东、福建、江浙等原三藩王之势力所及之范围。此种地方,多少能联络到部分原三藩统治之下之熟人,并在他们的带领下,呼吁本地百姓,加入抗清之行列,共举反清之旗。

  还有一路,吴世琮等秘密派人潜入北方、潜入京城。

  潜入京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再一次联络京城的建宁公主。

  建宁公主,自从吴世琮三人逃离京城,南下行刺南巡的康熙皇帝后,就再没有与公主联系。一方面为了保障公主的安全,另一方面,出了京城,公主的势力范围有限,后来之事,最好让公主不知。

  结果,江陵行刺康熙皇帝又一次失败,吴世琮等人逃回了西南,就更没有联系京城里建宁公主的必要了。

  几年来,也不知公主在京城的生活如何。

  其实,吴世琮等江陵行刺皇上,虽然康熙皇帝并不知道是谁,可是,他不得不联系起南方刚刚被他清剿的吴三桂等三藩叛乱。这就自然不自然地引到了建宁公主的身上。

  但是,公主毕竟是公主,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康熙不敢擅自对公主做什么。不过,公主被囚禁的身份,仍然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在内宫后院冷清的家庙里待着,永无出头之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