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就差一步-第6/6页

加入书签
  赵元僖尸骨未寒,太宗又下令取消册封礼,罢免赵元僖皇太子的册封,降低下葬的规格,不允许按太子的规格下葬,改为一品官员级别。

  下手的是小妾张氏,为什么要处罚赵元僖呢?这个处罚太重了吧。

  盐铁使魏羽上书道:“汉戾太子窃弄父兵,当时言者以其罪当笞耳。今许王之过,未甚于是。”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被奸佞江充陷害,诈称武帝得病是由于巫蛊作祟。江充“以预先埋设的偶人诬害太子”,制造巫蛊冤案。太子起兵造反,最后走投无路自杀了,其家属全部遇难。处罚时汉武帝杀了数万人,有人劝他,子窃父兵,顶多打打屁股。魏羽说现在许王的过错,并没有比这个更过分。

  太宗采纳了魏羽的建议,由此,太子府被弹劾的人都获得从宽处罚。

  魏羽在这里提到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刘据造反,是因为被江充陷害,陷害的理由是“巫蛊”。

  巫蛊是古代加害仇敌的一种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和毒蛊等。通常的作法是用桐木雕刻成小人,上面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生辰八字等,然后施以魔法和诅咒,将其埋放到被诅咒者的住处。古人认为,经过这样的魔法,被诅咒者的灵魂就可以被控制或摄取。

  太宗处罚赵元僖的真正原因,史书上没有记载。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王继恩在调查时,有了新的线索,发现温文尔雅的赵元僖,其真实面目竟然是个野心家。

  到底发现了什么?很大的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太子府发现了“巫蛊”,而且跟太宗有关。否则,魏羽不会平白无故地提到汉武帝的太子刘据,戾太子起兵反抗父皇汉武帝,赵元僖也一定与此有关。

  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私藏甲胄,古代有“一甲顶三弩,三甲进地府”的说法,私藏铠甲,意在造反,是死罪。

  吕蒙正罢相,宋沆等人被贬官之后,兴许是赵元僖是心中害怕,决定积蓄力量,铤而走险,也未可知。

  不调查,赵元僖是太宗心中的好儿子,这一查,却查出一个狼子野心的乱臣逆子,这对宋太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因此,才有了夺其封赏,降低安葬规格的惩罚。

  家丑不可外扬,皇上父子间的丑事更不能向外传播,皇家的面子比啥都重要。太宗断然决定停止追查,这事就此打住了。

  此后,太宗一直没有再提立太子之事。太子之位一直空着。

  淳化三年,赵普、赵元僖两个朝廷重要人物的先后离世,对大宋造成了极大的震撼。而远在京师千里之外的天府之国巴蜀之地,也遭受了百年难遇的一场大旱。

  物价飞涨,馔玉炊珠,饿殍遍野,怨气弥天。蜀地百姓被压榨得没了活路,傻等就是个死,动一动兴许能给家人一点活路,反了吧!

  青城山下,一百多位处在社会底层的茶农旁户,在王小波、李顺的带领下,揭竿而起,反下青城。

  占青城,据彭山,杀死彭山县令齐元振。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正式爆发。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