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就差一步-第2/6页

加入书签
  太宗诸多的儿子当中,最像他的不是长子赵元佐,而是老二赵元僖。跟太宗一样,赵元僖也是一个有心机的野心家。

  ◆艰难的准皇储

  荆棘丛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一千次无用的牢骚,远不如一次致命的出手。为了能登上帝位,赵元僖开始行动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赵元佐拉下马,取而代之。

  雍熙二年重阳节,宫内赐宴,太宗与诸皇子一起宴饮射箭,好不快乐。由于赵元佐病刚好,就没有请他参加。

  诸王饮宴归来,经过赵元佐的宅第。赵元僖提议兄弟们一起去看望哥哥,名义是探望,其实是包藏祸心,他是想刺激一下赵元佐。“你看,父亲请了我们兄弟们去饮宴,就是没请你。”果然,赵元佐大发雷霆:“你们都去侍候皇上宴会,只有我未参加,是弃我也!”

  当晚,赵元佐酒后纵火焚宫。太宗大怒,认为这是个不肖之子,诏令御史捕捉赵元佐,送到中书省审问,废为庶人。

  赵元佐被清除出局,皇位自然就落到了次子赵元僖头上。

  雍熙二年,“元佐被疾,以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赵元僖如愿以偿地成为开封尹,赵元僖是亲王,又是开封尹,在当时,这是准皇储的配置,太宗自己就曾担任过这个官职,这意味着赵元僖是“准皇储”了。

  太宗替赵元僖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之女李氏为夫人,太宗对宰相道:“朕尝语诸子,今配偶都来自将相大臣之家,六礼具备,能不自重吗?”

  这是赵元僖实施的第一步棋。

  ◆找一个强靠山

  赵元僖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努力抬高自己,拉高知名度,提升威望,让自己更值钱。

  首先就是要努力工作,争取做出成绩,让老爹对自己刮目相看。赵元僖很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开封尹的任上,处事勤勉,兢兢业业,对太宗交代的任务,力求尽善尽美。

  《宋史》载:“元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赵元僖性情仁顺,外貌雄伟刚毅,平时很少讲废话,管理京师五年,政事基本没有失误的地方。

  其次,就是要找一个强大的靠山,让最有威望的老臣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上,替自己说话。他首先想到赵普,赵普是开国元勋,两朝老臣,论威望,论人脉,朝中无人可比。

  雍熙三年,太宗为报高粱河一战之仇,又一次大规模北伐。

  赵普上书《谏雍熙北伐》,认为北伐劳民伤财,建议尽快班师,防止辽军南下。不久北伐果然失败,朝野都认为《谏雍熙北伐》是致太平之策。

  北伐失败后,太宗心里面一直觉得比较窝囊。当时,宰相李昉,被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在北方发生战事时,渎职不作为,不作边备,只知赋诗宴乐。

  端拱元年二月,李昉被贬为右仆射,赵普再一次成为众望所归的宰相人选。

  赵元僖觉察到了太宗的这种心理,立即上奏:“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不妄希求恩顾以全禄位,不私徇人情以邀名望,此真圣朝之良臣也。”赵元僖请父皇重用赵普,太宗也渴望赵普出山,帮他来平复一些批评的声音。

  太宗立即诏令赵普入朝,与吕蒙正一起,同掌宰相大权。

  赵普要的是权倾朝野,赵元僖也借助赵普这位开国元老的威望,稳固了地位,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拉拢朝臣

  赵元僖表面上依然是一副沉默寡言、谦恭有礼的样子,背地里却是拉拢朝臣,为其出谋划策,歌功颂德。

  为报答赵元僖的举荐,赵普曾多次在太宗面前称赞赵元僖“恭孝”,赵元僖此举完全就是老爹赵光义当年的翻版。

  赵元僖很懂得礼贤下士,收买人心,不仅和宰相赵普、吕蒙正关系密切,就连品级不高的侍讲学官,也不忘笼络。

  太宗派人为诸皇子讲解《礼记》,虽然侍讲学士品级不高,赵元僖始终以老师的礼节对待。课后,赵元僖还派人到侍讲家中,送上了丰厚的礼物,表示感谢。

  准皇储对自己这么照顾,侍讲学士感激不尽,对赵元僖自然高看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