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寒娱的内卷现实-第2/3页

加入书签
    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聚揽市场流量的女团,会是一个可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的关键存在,也许很多奇妙的化学反应似的市场反应,就能带给在海外几乎孤家寡人的他意料之外的惊喜。

    类似的先手还有泰勒,只是这步暗棋连金溪善至今也毫无知觉,唯有深知泰勒未来发展的他心知肚明。

    此时此刻的女团成员都想换了一个人一样的活跃了起来,内心感激的表达只是表面,闻听着她们一个个如同感激零涕的发言,刘清山却从此闭上了嘴巴,只以笑意回应。

    为此耽搁的两个小时他还是很满意的,临走前顺便表达了一点儿对于罗达右的感谢,最后一天的录制很快就再一次沉浸其中。

    话说这些天还真是不断有人前来拜访,几天下来,刘清山以及他的团队也逐渐在庆幸,当初把陈祖名留下来负责接待的决定有多明智。

    毕竟这小子身上还有个陈龙这块巨大的招牌,陈龙在湾岛的影响力可是存在了几十年,人脉关系早就铺就的几乎无缝连接了。

    由陈祖名来出面,加上刘清山的异常忙碌也众所周知,故而这段时间并没有什么人会因此感到不适或者心生埋怨。

    不过也分什么人,来人里其中几位在音乐方面的大咖,刘清山是不会放过的,比如小虫,比如周杰轮,他都会很恭敬的请到录音棚里帮着出出主意或提点儿建议。

    终归这是他的首张专辑,品质上相当严格之外,别人的发片经验和渠道也至关紧要。

    这一天,三间录音几乎都是凌晨才收工,唯有金溪善的新专辑早在一天前就录制完成了。

    这是由于她在寒国拍戏的间隙,已经开始零星录制了,比如那首新专辑的主打歌《遇见》,早在半年之前就制作完毕。

    加上其他几首歌实际上她这一次来湾岛的任务只有五首歌,其中还有两首合唱歌曲。

    两首合唱里,只有一首是跟刘清山配合,另一首直接交给了李忠胜,偶尔的换个合作对象,对于市场来说也是一种更新鲜的体验。

    进度最慢的自然是林菀依那边,毕竟她今年才不到18岁,一半作品又出自于她的个人创作,无论是录制经验还是作品质量的打磨,都需要一个缓慢地递进过程。

    好在她们家就有录音棚,还有一位专业录音室的老爸,余下的部分在自己家里就能慢慢完善了。

    女团的专辑同样有一多半是刘清山的“创作”,之所以留下来几首别人的作品,一是为了遮掩一下他“创作”作品过多的原因,二是其中的两首歌是寒语作品。

    女团的发展,脱离不开寒国市场的追捧,而且那边已经对这样的组合模式具有了近乎魔怔的热情,通过金溪善购买的两首寒语歌,也更适合那边市场的快速认同。

    当然品质上刘清山需要事先检验的,没有寒国市场爆红的历史数据,他是不会选用的。

    至于他和金溪善的三张专辑作品就全部打着他的名号了,尤其是后者新专辑的打造,这一次并没为她另外准备寒语歌,因为主要面对的市场是华语语境。

    当然对外的宣扬是时间太紧,寒语版的专辑会无限拖延,这并不是让她就此放弃了好过市场,而是一种饥饿销售的方式。

    只因金溪善年后会有接连三部剧集会被搬上电视银幕,其中的《甄嬛传》更是长达七十多集,实际上在相对狭小的寒国市场已经具有实质性的霸屏性质了。

    或是再在音乐上战去更多的公众视线,审美疲劳是一个原因,更容易引起寒国娱乐界的不满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