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庄子的由来-第2/3页

加入书签
    永德帝也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还别说,就这小悍女养的那密密麻麻的家禽活物,这本事确实是无人能及,这个庄子的收入可见少不了,但她却是连想吃口牛肉都吃不上的,那她的钱都去了哪里就不言而喻了。

    东方青云道:“这账上金额大些的交易只是最近几年才有,以前的记录上看数额不大,应该产量也不高,再除去她买另一个庄子花的三万两银子,剩下的应该就是大将军欠的和养这两个庄子里的人用掉了。”

    望向永德帝,东方青云有些心疼地道:“皇上,她明明可以过得很富足的,却把钱都拿来资助军队和将士家属了,她明明还是个需要人照料的十岁孩子,这些本就不是她应承担的。西南军的粮饷问题一定要查个明白,欠她的钱一定要补上。”

    永德帝气得拍了东方青云脑门一巴掌,这还不是你媳妇就心疼上了,忘了那小悍女在“梦”中是怎么无视你,怎么看扁你的了,还有你也不想想朕的国库还空着呢。

    永德帝气得刚想骂上两句,却见温婉儿和张将军带着换上盔甲的将士们走了过来。

    要送住军中的物品已清点完毕,也都装上车捆绑好,将士们也要返回军中了,张、赵两位将军带着将士们与众人作别,赶着近百辆马车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随着将士们的离去,繁忙的庄子变得安静起来,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早就吃了晚饭各自休息,永德帝和东方青云与温婉儿却是坐在前院的正堂里,望着温婉儿没了笑意的小脸,永德帝能明显感觉到温婉儿有心事。

    东方青云问道:“温小姐,今儿下午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儿,看小姐回来后就有些不快。”

    温婉儿难得叹了一口气,想了下才道:“眼下虽不太确定,还是和顾伯伯与敬之哥哥先说了吧,今儿下午接到消息,说是南边中洲的难民已经到了附近。”

    永德帝惊讶道:“难民?哪里来的难民?”

    温婉儿回答道:“听说前不久在中洲附近发生旱灾,朝廷迟迟没有安排放粮,不少百姓过不下去了就离开家乡开始逃难。”

    “难民们本是往内地京城等富裕方向去的,可难民一旦进京那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于是中洲的官员派兵堵住了上京的路,并向北方驱赶难民,沿途州府也是不想惹上事非,要么紧闭城门,要么派兵驱逐,不知怎的竟然有部分难民向边关而来。”

    永德帝难以置信道:“此事当真?怎么会这样?”

    温婉儿摇头,“只是听传说是这样,我已派人去打探,再晚一点儿应该就会回来了。”

    屋内的气氛很沉闷,永德帝看着杯子发呆,难民之事“梦”中并未出现,中洲干旱很快就解决了的,或许梦终究是梦,也不能全当真。

    夜色渐深,衣袂破风之声也变得清晰可闻,一个精壮的黑色身影走进了正堂。

    男子一身黑衣,浓眉大眼,很是干练,年纪也就二十多岁,给温婉儿几人见过礼后,就被让在了下首坐下。

    温婉儿问道:“阿大辛苦了,消息探查清楚了吗?”

    阿大点了点头,脸上浮现气愤之色:“一开始我直奔武安城,想着那是主城,消息更多一些,进城之后却发现城中并无异常,而且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见过难民。后来去了小姐开的酒楼,见到了薛掌柜才明白事情原由。”

    “薛掌柜说,店里前几日来了些南方过来的米商,听他们谈话得知确有难民之事,米商们本来运了一些米到中洲去卖,想着能多赚点钱,可是到了中洲才发现,中洲可不缺米,而是米价太高,老百姓吃不起。朝廷派去的钦差大人带去了不少粮食,可讽刺的是这粮食不是白给的,要吃米得给大人辛苦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