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红薯-第2/3页

加入书签
  这些农民都是之前招募的灾民、少年团的家人们。

  他们都成为裕王府的死契家丁,所以柳铭淇有绝对的权力决定他们的生死。

  既然小主人都保证了,他们自然是敢于去做。

  当然了,这些人听从柳铭淇的吩咐的原因,还在于柳铭淇对农业的精通,让他们这些种了半辈子土地的农民都目瞪口呆。

  柳铭淇给他们讲了什么?

  讲了什么叫做科学的“育肥”、“养地”。

  讲了为什么田地会分为上等田地、中等田地、下等田地等等。

  也告诉了他们田地需要怎么来科学的恢复地力,以及怎么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土地的肥力。

  柳铭淇可不是胡扯。

  他堂堂的化学博士,怎么可能不知道化学肥料的作用,怎么可能没有研究土地相关知识?

  现代获得知识的途径实在是太方便了,这也是科技带来的优势。

  不说柳铭淇查看土地相关的知识,足够别人累计上千年的。

  就说看书这方面。

  许多古人一辈子看的书,都没有一个现代人一天看的书多。

  我说的还是读书人,不是什么农民伯伯。

  因此,听到柳铭淇说的这些古往今来,千百年来老百姓、农业专家、科学家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一群老农民听得是如痴如醉,直把柳铭淇当成了农家的圣人。

  就具体到红薯来说吧。

  红薯对于环境的要求很低,基本上除了极寒地带,它都能生长发育。

  这也是为什么红薯能成为人类主要食物之一的原因——凡是生长条件太苛刻的粮食作物,基本上都在漫长的历史上被淘汰了,如今能出现在我们饭桌上的每一种食物,都经过了千百年的辛苦挣扎,才没有被淘汰掉。

  但是种植红薯也有很多要求的。

  首先第一点,因为红薯的产量特别高,所以这肯定是非常伤害土地的。

  这一点和它产量差不多的土豆也是一样。

  因此想要长期的种植红薯,就需要对种植红薯的土地进行一定程度的轮换。

  当然了,单单的轮换是不行的,许多小麦和水稻的土地都是种一年休一年,但种红薯的土地如果不好好的打理沤肥,第二年照样不行。

  等一等。

  现代的红薯种植,好像是没有什么种一年休一年啊!

  这个就很简单了。

  因为那个时候有化肥!

  化肥的肥力就代替了土壤本身的肥力,虽然对土壤也有伤害,但这种程度却是大大的降低了,不然我国粮食怎么可能几十年都保持稳定增长的?

  但古代不行。

  发明化肥这样的东西不是不可能,但想要形成量产,那可就太难了,那么多的高科技设备,哪怕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在这个世界现在都没办法做出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经过千百年的种植红薯,老百姓就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基本上不需要专家所说的什么“古代肥力不够,必须要一年一轮耕种”。

  方法也简单,每年十月红薯收获之后,农民就要把烧好的草木灰和骨头磨成的骨粉,全都均匀的洒在地里面。

  这还不算。

  提前一两个月就要用农家粪便和麦秆一起发酵沤肥,每每等到一个月左右,就可以把这些发酵好的肥料,用犁耕的方式,翻土耕耘之后,再把这些肥料融入深层土壤里面。

  这样的育肥,收获之后来一次。

  然后第二年初春二月的时候再来一次,那么红薯地一年的肥力就足够了。

  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百姓可以在红薯地里面种一点大豆,这也是给土壤育肥的好办法。

  不过很多穷苦老百姓都没有这个条件,人家连饭都吃不起了,还种这种效益差收货少的大豆干什么?

  上面的办法,是柳铭淇在实际调研考察之中,听老百姓说的。

  理科生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偏信。

  柳铭淇把方法告诉了这些老农民之后,让他们自己去大胆的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再说。

  毕竟皇庄的土地可多得很,别说是四百亩,四万亩都浪费得起。

  幸运的是,这个办法一点儿毛病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