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蜂窝煤赚大钱-第3/4页

加入书签
  故而没有办法,柳铭淇只能向老妈建议,再次增加这些工人的待遇。

  不是说工钱。

  一天平均一百文的工钱、如果是夜班还有五成的浮动,一个月下来至少就有四两银子了。

  对于一个三班倒,每天只工作四个时辰的工人来讲,这明显是很高了,再高就显得不合理,会引发不少的矛盾的。

  比如说现在,新野的许多地主就已经在嚷嚷了,说蜂窝煤工坊跟他们抢人,老百姓都喜欢进工坊工作,不愿意租种他们的土地了。

  倘若你一个月加到五两银子、六两银子,那提前的工业革命就得到来。

  在现在这个时候,工业革命是不适宜的,需要等到政局更加稳定,老百姓们至少吃喝不愁的时候再开展,才是最好的时机。

  柳铭淇可不希望在中华这片土地上,出现什么“羊吃人”的情况。

  不能加工钱,那就只能加待遇。

  待遇就很简单了。

  平日里他们本来就在工坊里面吃喝,还能带一点回家给家里人吃,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福利。

  现在每一个工坊的每一个工人,从七月份开始便可以多带一倍的食物回家,另外还按照级别的不同,最低的一线工人,只要能顺利完成任务,每个月都发给了每人三尺布料、十斤猪肉、一斤盐。

  如果是排名第一的班组,那么奖励直接翻倍!

  这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福利。

  别看这些东西集体采购下来,也就是每个月多花费五钱到八前银子的事情,但给予工人们的幸福感,那是这点银子没办法比拟的。

  因为这些是白给,是额外给的收入。

  谁不想白嫖?

  每个月都有这些东西,都能给家人带去幸福感,工人们自然就更加珍惜眼前的工作,不愿意丢掉。

  他们都晓得,除了奖励之外,还有相应的惩罚制度的。

  每个月都有一些好吃懒做、做工不认真仔细、喜欢说闲话搞乱气氛的人,都会被直接解雇。

  看到了这些人因为损失了了工作而大哭大闹,甚至是磕头请罪都没办法挽回的样子,一个个的工人们就更加珍惜现在的机会了。

  有奖励,有惩罚,这样的工厂制度才完整,才容易发展。

  ……

  好吧。

  说了半天,柳铭淇看到家里的账本汇总和展望,即便是给了这么多的奖赏出去,今年蜂窝煤工坊的总利润都会超过两千万两。

  单是这一笔钱,就足够缴纳两次柳铭淇放下如此滔天大罪的罚金了。

  意思是他再这么来一次也够……

  呸呸呸!

  什么再来一次,我才不呢!

  但是这笔钱柳铭淇也不会一年给,而是会分成三年。

  不然你一下子就拿出来这么多,人家更会怀疑你赚太多了。

  当然了,朝廷一下子有三百多万两,还是很够用了。

  在京的九品以上官吏们上上下下共有上万人,三百多万两足够补上他们之前三个月的欠薪俸禄。

  只要能先解决这部分,那么剩下的等到朝廷的秋税全部到帐之后,俸禄给予应该不难。

  熬过了今年,明年江南、福建和两广的对外出口贸易能做好,自然钱大笔大笔的入账,各种税赋也能增加。

  大康归根结底还是商业社会。

  一年的税赋之中,比如盐务、茶务、瓷器、海贸等等商税差不多有接近一亿两银子。

  粮食税赋相对来说比较少,大概一年收入也就是八千万石粮食,折合下来也就是八千万两到九千万两上下。

  为什么说粮食税赋相对比较少?

  这是说的占比。

  别的农耕王朝,粮食税赋通常要占到八成左右,结果现在大康朝连一半都没有到,这就是商业的巨大威力了。

  它可以有效的减少老百姓们的负担。

  在朝廷有能力从别的地方赚到更多的钱之后,对于田赋和人头赋等等,自然就会减少。

  一旦减少了这些,老百姓们的负担也会变小,生活起来也会更加的容易,从而日子过得稳当。

  老百姓们生活稳当了,自然就不会造反了。

  所以这个事情是非常有持续性的,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