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做出来了就开始推销【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99/117-第2/3页

加入书签
  当然了,网上那些卖骨瓷的商人们吹嘘的骨瓷“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实际上完全是打胡乱说,那是人家景德镇的青白瓷的夸赞语言。

  而薄胎瓷的赞誉更甚于此。

  “薄如蝉翼,轻若绸纱”这八个字,便已经足以秒杀所有骨瓷。

  裕王府做骨瓷瓷器,其实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的,古往今来瓷器的第一大重镇便是景德镇。

  景德镇所在的浮梁县官府,在大康朝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俨然就是一个省首府的知府官衔了,这显然是因为景德镇的缘故。

  但是呢,其实在京畿地区,也有两个很重要的窑区。

  官窑区。

  分别是禹州的钧窑,以及汝州的汝窑。

  这两个都是最重要的七大官窑之一。

  钧窑俗称是“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

  汝窑就更厉害了,一直都是七大官窑之首。

  而这禹州和汝州都是挨在一起的,位置就在京城的西南方向,最远的汝州也才四百里路。

  因此在那边建立窑厂,不但原材料可以获得最好的,也是非常便利的,很方便出货。

  思索过处,柳铭淇对池三道:“现在先不要忙着扩张,再让他们做几个月,把骨瓷的水准稳定好了,然后再谈扩张和售卖的事情……这事儿你负责,不要怕花钱多,只要能做好,以后财路必然是大大的。”

  “明白!”

  池三点头道。

  他在如今的德王府算是第二号主管。

  大主管是田荣,下来便是他了。

  像是这种新做出一点眉目的项目,一般是他来跟进。

  ……

  到了晚上,和各族高层又谈了一天的耶律飞扬,回到驿馆时,正好赶上了晚饭。

  室韦已经有了城市,他们这些人的生活习惯自然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像是以前穷困时候的帐篷居住,还有篝火做饭的习俗,已经慢慢的从贵族身上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精细的生活。

  不过他们的吃饭喜好还是没有变的。

  喜欢吃羊肉、喜欢吃牛肉,更喜欢喝酒。

  耶律飞扬盘膝坐在了铺着毛毯的饭厅里面,眼看着桌子上多了一副崭新的瓷器。

  他稍微一打量,眼睛马上亮了起来:“这个杯子不错呀!还有这个碗……大康人的瓷器真好!”

  熟悉耶律飞扬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从来不会吝啬承认别人的优点,是一个很大气的人。

  正因为他的这种特质,让许多人都觉得他真诚,因此在室韦高层里面,他的支持率非常高。

  旁边的耶律安翔笑着回答,“是呀,刚刚大康裕王府送过来的时候,我也惊艳了一番,所以给皇兄您看看呢!”

  “又是裕王府做出来的?”耶律飞扬一边拿着打量,一边还凑着往灯光处看。

  “是的,这是德王送给您的礼物。”耶律安翔也不是笨蛋,“多半他们想要通过您,打开室韦的销路呢!”

  “这东西挺好啊。又轻又薄,美观又大方。”耶律飞扬放下了杯子和碗,问道:“他们说了价格吗?”

  “一套二十四件,五百两银子。”耶律安翔说道,“真贵!这可以买多少牛羊,多少奴仆女人了?”

  在草原上面,奴仆不算是人,属于是物品,是可以买卖的。

  室韦虽然已经实质上是一个国家,但这种草原陋习仍旧存在。

  “所以说人家大康才富有啊!”耶律飞扬示意侍从倒了一杯酒,自己拿起酒杯再次观赏,“啧啧,果然是物华天宝之国,这些东西我室韦何时才能拥有呀!”

  “只要我们奋发图强,一定能拥有的!”耶律安翔认真的迎合道。

  他不知道耶律飞扬等人商谈的大事儿,这些秘密现在还不能公开。

  耶律飞扬自然不可能跟他讲。

  这位室韦的三皇子沉吟了片刻,道:“安翔,你明天带银票去裕王府,说我们要买十套这种瓷器……他们说了这叫什么瓷器吗?哦!”

  第二个问题都不用耶律安翔回答,他仔细的瞧见了位于杯底写着的飘逸“裕”字。

  果不其然,耶律安翔就说:“这叫裕瓷。皇兄,您买这么贵的东西干什么?多浪费呀!”

  耶律飞扬哈哈一笑,“安翔啊,有些时候人情世故还是要的。咱们难得来大康都城一趟,难道不给家里人带一些礼物回去?这裕瓷透明洁白、漂亮得出奇,他们一定会喜欢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