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斩户部左侍郎!【第三更!求全订!求月票!】-第2/3页

加入书签
  虽然另一位户部侍郎兼储粮仓场司老大的杨涛更加适合当典型,可现在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去一一的指证和理清,所以还暂时不能杀他。

  但这也已经是景和帝的底线了。

  级别再高的官员,个个都是他的老臣子,景和帝希望哪怕是抄家和流放也行,就是不能不给他们留个表面上的体面。

  ……

  柳铭淇站在了午门的城墙上,观看了热闹的一幕。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丞相曹仪带着一辆赶过来的囚车,往菜市口走去。

  一群士子们欢天喜地的跟在后面,像是过年一样的喜庆。

  他们扔掉的横幅,还得由千牛卫来收拾干净。

  这便是古往今来的热血青年啊!

  少年摇了摇头。

  终究还是老狐狸们会带节奏,这些年轻人哪里想得到那么多?

  虽然办法是柳铭淇出的,但其实这些主意就是这样的老狐狸想出来的,而且屡试不爽。

  问题在于,糊弄这些热血青年还行,可具体朝廷内外该怎么样处理眼下的困境,那才是最麻烦的。

  外面有长江黄河泛滥,数百万灾民流离失所。

  内里有这么一场大的倒卖粮食贪腐,牵涉到了上千个大小官员,时间跨度超越十年,简直是耸人听闻!

  幸好我不是皇上!

  幸好大康朝的宗室是不用分担任何压力的。

  柳铭淇此时觉得,太祖皇帝是不是早就考虑到这点,所以所有的苦难都让皇帝去承受?

  闲话少提。

  曹仪出去之后,景和帝并没有闲下来。

  他询问起了比抓贪官更加重要的赈灾事宜来。

  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事情在身的南宫忌,因为要避讳户部案件,反倒是对赈灾最为熟悉。

  一应的各种报告和进展,都是他第一时间收到的。

  “目前为止,东部没有什么好紧张的。”南宫忌道,“有刘仁怀坐镇指挥,有巫愚和李南渊两人节制山东和江苏,不可能有乱子。”

  “嗯。”

  这一点,皇帝也是相信的。

  江南的底蕴,再加上了刘仁怀这样的超级能臣,不但是保住了帝国不乱,更是他的大福气呀!

  最主要还是其实还是中南部的几个省份。

  特别是皇帝提都不想提的湖北和湖南。

  南宫忌继续道:“之前太子在湖北荆州的时候,就曾经发来了请求,要让朝廷再运送两千万石粮食过去,外加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帮助两省修筑新的堤坝,疏通河道,彻底的解决洪涝灾害。”

  “这么多?”景和帝愣住了。

  两千万石粮食倒是好办,虽然丘县和考县的大仓库损失惨重,但今年已经是一个大丰收年,哪怕是先挪用仓库里面的粮食,也不会引起恐慌。

  更别说两千万石粮食,最少会运去一千六百万石的麸糠,算下来整体不过是一千万石大米和小麦的支出。

  到处凑一凑,找粮食商人们买一些,总是足够的。

  但一口气要用到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却着实是太多了!

  是。

  景和帝现在是很有钱。

  光是“加恩令”的购买爵位收入,就已经达到了接近两千万两白银。

  哦,对了,在江南给那些勋贵们的“加恩令”也同样有用。

  江南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一千万两白银,不过最近不是出了洪涝灾害吗?

  景和帝觉得江南的负担太重,就让这一千万两白银留在了江南,交给了刘仁怀保管。

  一旦江南的钱粮不够了,这一千万两白银就要派上用场。

  说起来,皇帝也真是一个仁君。

  数遍古往今来的皇帝,肯用自己的内库银子去补贴朝廷的,不能说没有,绝对是凤毛麟角。

  而且大部分都不是这种帝国中期的皇帝,是那些快要山穷水尽的王朝落寞之时,皇帝才有可能这么做。

  最近几年的大灾害,景和帝每每都是要拿自己的钱粮去补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很好的一个帝王。

  但是话又说回来。

  景和帝不可能全部都补贴啊。

  大部分的钱财都需要是户部出才对。

  而户部这几年本来就很紧张,每年都有大笔大笔的钱粮支出,冬天的时候围了大雪灾才出血了一把,现在大洪灾又要到处给钱,哪里有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给湖北和湖南两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