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疯狂的订单【第四更 !求订阅!】55/110-第2/3页

加入书签
  蜂窝煤售价也才两文一个,哪怕是加上了运输,到西康省最多也不过是五六文钱,比起煤炭木炭什么的还是要便宜多了。

  因为煤炭是朝廷卖给裕王府蜂窝煤工坊的,在这方面朝廷还赚了不少钱,所以成本显得更便宜。

  在苦寒地带驻防的军队,还有在那里生活的民众,本身就很辛苦,平日里朝廷本来就要给他们大量的补助——毕竟这些生活的民众中许多都是驻军的家属,所以为了让驻军稳定心情,这些粮食之类的补助也是很正常的。

  受到了西康省的启发,朝廷也赶紧的多订购了三十亿个。

  十亿给西北边境敦煌、嘉峪关、武威等重镇。

  十亿给北方的榆林、朔州、大同、张家口等重镇。

  十亿给东北的山海关要塞、宁远和锦州等重镇。

  然后每个月也是要调集一亿个的配送。

  本来柳铭淇认为最重要的一关已经过去了,准备要裁减一部分临时工的,但看这个样子,起码得忙到六月份了。

  甚至现在在各地,囤积蜂窝煤已经成为了一个风潮。

  特别是京畿地区的民众们,他们都以为两文钱一个蜂窝煤是最开始的促销,等到这段时间过了肯定要涨价。

  小老百姓对于微小的物价非常敏感。

  这也是为什么前世房价涨二三十万、三五十万国家都没有管,但方便面一说自己要涨价一毛钱,马上市场监管部门就约谈他们了的缘故。

  老百姓们觉得,哪怕是只涨一文钱,价格也一下子提升了许多,一个月下来要多好几十文甚至上百文的开支。

  于是他们疯狂的订购蜂窝煤,普遍都定了上千个,最多的上万个的都有。

  哪怕是裕王府已经再三声明了,只要朝廷供给的煤炭不涨价,三五年之内都不可能涨价,但许多人还是不相信。

  反正蜂窝煤多放一段时间也不会坏掉,早点买还能节约不少钱。

  都这样了,你说裕王府还能怎么办?

  开店的别人来买东西,难道你还不卖给人家?

  所以订单在一个劲儿的堆到了六月份,甚至还有继续往后的压力。

  那些临时工可高兴坏了,这么四个月左右的时间下来,十多两银子就到手了,外加在蜂窝煤工坊又吃又拿,好不快活!

  风声还传入了皇宫。

  景和帝不止一次的询问过柳铭淇,是不是亏损得难以承受?

  如果是这样,朝廷的煤炭象征性的收一点费用就行,这样好歹能保得住成本。

  柳铭淇直接拒绝了,坦诚还是有一些利润的。

  殊不知,只要现在不再送蜂窝煤炉了,柳铭淇的成本压力一下子消散不见。

  之前一天生产两千多万个蜂窝煤的时候,成本是一文五厘,从蜂窝煤工坊拖出去之后,毛利都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纯利润高达百分之十五。

  在现代,任何利润高达百分之十五的,都绝对是属于高利润行业。

  因此别看蜂窝煤一个才两文,卖三千万个纯利润也达到了一万五千两银子。

  现在每天出产五千万个,就是二万五千两银子的纯利润。

  田荣、池三在算账的时候,都忍不住感到惊骇无比。

  区区一个两文钱的生意,居然能占据裕王府的利润第一?

  花香精油、白糖和大白兔奶糖的利润比远远高于蜂窝煤,可架不住人家产量大啊!

  你说有了这么高的利润,柳铭淇怎么好意思说让减免煤炭费用?

  ……

  不过现在柳铭淇还面临一个事儿,是必须要马上解决的。

  那便是制造蜂窝煤的时候的环境污染。

  第一蜂窝煤工坊倒是距离京城三十多里路,污染一时半刻没关系。

  但第二蜂窝煤工坊为了照顾京城内外的老百姓们进工坊干活儿,就在城外不到五里路。

  冬天的气温低,风不大,还看不出来。

  可如今到了春天,春风吹得呼呼作响,连带着蜂窝煤工坊里面的煤炭粉末也卷到空中,等到飘落下来时,很多都落在了京城的屋顶上和地上。

  裕王府的楼顶和地面能看到,就连皇宫里也是。

  当然了,大家都没有这个意识,不知道什么叫做空气污染,更不知道煤炭粉末对呼吸道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