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又来天灾!?【第二更!求订阅!】-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接着又来了暴雪铺天盖地的下。

  一年三次中等规模以上的受灾,在历史上恐怕都是罕见的吧?

  如果只下十几天,像是京城这样倒还好,但关键最怕这些地方不止下十几天,万一二十多天,甚至三十多天呢?

  那才糟糕!

  因为湖南湖北才熬过蝗灾没多久,哪里有什么资源再来应对暴雪?

  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比起西康省都还要脆弱。

  这恐怕才是景和帝和朝廷诸公担忧的地方。

  柳铭淇也想到了他们现在在大声的讨论什么了——赈灾。

  没办法。

  虽然大家可能看着这个词就头疼,但你又不能不去做。

  不可能因为一二次我做了,第三四次我就不去赈灾了。

  一次不赈灾,死伤就可能超过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所以哪怕是今年已经有过好几次赈灾,让国库和内库都大量的损耗,也终究还是得拨出钱粮,供应灾区。

  眼看着还有两三天就要过年了,许多地方的官员说不定都已经开始封印休假了,却还遇到这事儿,只能加班加点的重新忙碌起来。

  皇帝和大臣们的忙碌只是一个缩影,未来的许多天里面,无数的官吏和民众们,才会更加忙碌。

  现在恐怕皇帝最期盼的,就是过年能有好消息,暴雪下了这么十多天就停下了吧!

  ……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

  大康朝廷在这边愁眉苦脸,几个草原的使团却是兴高采烈。

  当然他们也不在外面表现就是了,都在驿馆里面偷着乐。

  比如说最大的两个使团,西羌和室韦的重要人物,又聚集在了一起。

  “消息已经确定了,这一次的灾害很有可能要超过蝗灾。”韩乐古说着自己收到的情报,“最惨的是南方地区,也就是湖南湖北和四川西康这四个地方。”

  “湖南湖北是受到了诅咒吗?”乞勒都埋笑出了声,“一年三次大灾大难,也算是前所未有了。”

  耶律安翔也在笑,“是啊,本来两湖地区是大康有名的鱼米之乡,现在好了,哪怕是三五年时间都没办法恢复元气。”

  嵬雀罔麻点了点头。

  其实两湖地区的重要性还不仅仅在于他们本身是鱼米之乡,而在于他们紧邻着京畿地区,紧邻着帝京府。

  饶是有大运河的漕运,江南运送到朝廷的税赋粮食,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损耗用度。

  但两湖地区不一样,这里哪怕是陆运,通过官道来运输,狂奔两天两夜就能抵达京畿地区,三天就能看到帝京府的城墙。

  这样的损耗再多能有多少?

  况且这种时间效率,也根本不是漕运能比的。

  再有一点,两湖的西北就是西北三省,就是面临西羌压力最大的地方。

  平日里西北三省的一半粮食,可都是两湖提供的。

  如今两湖地区受到了如此大的打击,那么西北的粮食吃紧必然会带来军心动荡,也一定会给西羌的攻略带来好处。

  一年或许看不出多大的效果,但如果连续两三年都是这样呢?

  江南虽然富甲天下,可想要供应这么多地方的粮食也根本不可能,那里又不是仙境,不可能种什么都是十倍、百倍的粮食产量的。

  西羌实在是太穷了。

  如果能多得到大康的财富和人口,必然会更上一个台阶,真正的成为一方霸主。

  见到嵬雀罔麻若有所思的样子,韩乐古心中也是微微一笑。

  大家都是老狐狸,不然也不会被派来大康出使了。

  表面上看,两湖和四川受重灾,只是便宜了西羌。

  但如果西羌真的看准了机会出兵,和大康一定是打得难解难分。

  为什么?

  你看一看地形就知道。

  西北三省过来直接就是京畿地区,直接就是帝京府。

  大康的禁军九卫大部分精华都在这个区域,距离西北三省也就是两三天的行程。

  就算是边军不给力被打得节节败退,二十来万精锐的禁军九卫岂是开玩笑的?

  西羌人越是深入,越是对他们不利。

  而大康的日子也不好受,毕竟都打到帝国的京畿地区了,军事和政治上面的压力都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