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怡王府的秘密生意【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21/47-第2/3页

加入书签
  所以普通人能有一口锅,那绝对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通常只有族里的族长和一些长老才有,即便是很多头人们也没有一口铁锅。

  他们吃东西只能是火烤或者是放在石锅里面煮。

  现在怡王府居然愿意跟他们交易铁锅,天降大喜之下,他们几乎是什么都不顾了。

  结果怡王府就说了,需要用骏马来换。

  十匹骏马一口铁锅,每次最多只能换一百口大烧汤铁锅,且不能要阉割过的公马。

  这样的价格绝对是天价,但草原人却不得不买。

  因为商人们寻常根本不敢带铁锅过来,生怕被发现后直接抄家发配。

  像是这样每年固定一百口大烧汤铁锅的机会,是从来都没有过的豪爽,错过这个机会就不会再来。

  再则说了,他们的铁锅如果用不完,完全可以卖给别人啊,转一手还能转一些,何乐而不为?

  大康境内没有什么草原,每年为了供应禁军九卫的马匹就已经伤透了脑筋,偏偏草原上无论哪家卖骏马给大康,必然是卖骟割过的公马。

  如果哪个小部落被发现了卖没有骟割的马给大康,直接就会被大部落给灭族。

  所以大康想尽了办法,让那些去草原上卖东西的商人能带一些马匹回来,但一年大康能买到正常的公马还是很少很少,都不到一百头。

  这样的数量,加上马儿的漫长怀孕和生长周期,又不断有老马不适合作战,导致了大康的骏马数量一直上不来。

  在这种情况下,怡王府商队才采用钓鱼的方式,想要得到这些贫穷小部落的骏马。

  开始他们肯定是不同意的。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

  直到第五年的时候,因为一场干旱席卷草原,小部落都快要饿死了,他们才只能硬着头皮卖了一千匹骏马给怡王府。

  有了一就有了二。

  第六年,怡王府增加了茶叶、糖、丝绸、瓷器等的供应,粮食更是管够,小部落群体便卖了两千匹骏马。

  第七年怡王府收到了三千匹骏马。

  然后小部落们便没有再敢增加交易数量了。

  他们加起来骏马数量不过三万多匹,每年交易三千匹已经是伤筋动骨,需要不断的跟别的部落买才能补充。

  要是再卖得多了,很容易被人看出破绽来。

  幸好的是,他们有着源源不断的怡王府的货物,拿了多余的卖给更深远的高原部落,倒是还能赚回不少的牛马羊。

  一来二去之间,这些部落这些年发展得顺风顺水,人口居然繁殖到了十来万,成为了周边一股不小的势力。

  ……

  规模庞大的马车队顺着黄河往西面儿走,大约走了三十里路,翻过了两座不高的山丘,还过了一个树林,便看到了前方数百匹骏马飞驰而来。

  队伍的前面,打着熟悉的黑色旗旗号。

  怡王府二管家龚楚信若有所思。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交易,从小部落联盟手里已经买了两万一千匹骏马,可这些马儿相对于整个大康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大康有十几二十个行省,需要有边疆防御的是西南、东北、西北,不过因为西南多山,所以西北和东北才是用骑兵的大户。

  可事实上,两地共十几个边境城池,去年总共才能得到差不多两万匹骏马的补充。

  禁军九卫要多一些,一年能总共补充两万匹骏马上下。

  然后帝国所有其它的边军、守备军,包括遍布全国的驿站,共得两万匹。

  是不是以为这样一年几万匹、两年十来万匹……三五年之内就能凑成一支骑兵大军,直接冲进草原找那些蛮子算账?

  有这种想法的人太天真了。

  他们忘记了马匹还是有损耗的。

  年龄大了不能服役,年龄小了不能过度使用,训练也会受伤,出任务的时候还是有损伤……等等。

  基本上每年补充的马匹,只能说略比需要剔除的马匹多一成。

  一成就是六千匹。

  可别小看了这么六千匹,这还是大康努力了十几二十年才得到的成果。

  在这其中,怡王府每年带回来的三千匹骏马功不可没。

  如若不是它们的体质强健,繁衍出来的马匹也同样健康成长,大康的军用骏马绝对不会增长得这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