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底层的人心-第2/3页

加入书签
  对着船上的两个官吏和巡捕,徐东平大声道:“我是擒海伯家的三公子,船里有着很重要的货物,你们看能不能给我安排一下,提前插队过去,抓紧时间卸货?”

  “擒海伯?”

  一个四十来岁的小官吏不觉笑了,“三公子,您敢情不知道吧,喏,前面那艘是xx郡王家的船队、再前面一点,那个更大的,就是肃王府的船队……他们都等着呢!”

  “前面的到底是什么人啊?”徐东平也吃了一惊。

  肃王可是宗人府宗正,他的船队也就是前面1里多而已,还动弹不得,那真的是挤不过去了。

  “前面的都是各种赈灾的紧急物资,不仅仅是咱们京城里需要的,还有京畿地区的,还有两湖的,多得是呢。”小官吏摇摇头,“一下子涌入太多,前面都挤爆了,哪里还安排得过来?

  您要不等待明天,要不就转陆路。不过陆路上现在还是很挤很挤,拖家带口的许多灾民都在往京城挤呢,说不定还没有水路的快。”

  “唉!”

  徐东平灰心丧气的点了点头。

  正想要又顺着绳索软梯,爬回自己的船只,没想到旁边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三十来岁巡捕叫住了他。

  “敢问擒海伯是不是徐家的那个擒海伯?”巡捕问道。

  “对。”徐东平颌首道。

  “那裕王府的王妃娘娘是……”

  “是我大姐。”

  “啊!”

  听到这个回答,船上的四个人都忍不住惊呼一声。

  看着他们的样子,徐东平福至心灵,叹道:“这一次我也是奉我大姐的命令去外地买东西的,没想到回来却这么拥挤耽搁。”

  “可是粮食!?”刚才说话的小官吏迫不及待的问道。

  徐东平假装讶然的看着他。

  三公子可没那么傻,现在哪个地方不缺粮食?他如果讲了出去,被这些人报了上去,那不是给裕王府增加麻烦吗?

  但小官吏却误会了他的表情。

  他蔚然一叹道:“裕王一家果然是天下至善,家里的存粮都快用光了,这又从外地高价买了粮食回来救济民众,我等真是佩服之至啊!”

  “谁说不是?”叫破徐东平身份的巡捕笑道,“我媳妇也花二文钱买了半斤米粥和五个大馒头,吃着可真是香呐!”

  又一个巡捕道:“你们是有钱的,我邻居家里,一家五口人,当家的上个月干活儿伤了腿,正在家里躺着。于是一家生活没有了着落,如今忽然又遇到米价大涨,真的是差点没路走了。

  结果裕王、裕王妃和世子殿下主动二文钱一餐救人,他们每天只消妇人和老娘排队去买,便可以保一家的吃食足够。这泼天一样的恩惠,又岂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自然自然!裕王一家功德无量啊!”最后一个小官吏总结道。

  现在徐东平听懂了,原来侄儿真的是拿粮食来赈灾的啊!

  这么多人,不可能为了诳他,编造这么大一个谎言吧?

  所以他也不掩饰了。

  “诸位,这五艘船上装运的,正是我从大运河两岸替我大姐买回来的粮食,一共二万石。”徐东平道,“现在他们粮食基本上已经快告罄了,我得赶紧送进城去。如果走陆路的话,我担心会出问题,误了我家大姐的善心大事儿啊!”

  最先说话的小官吏点了点头:“却是耽搁不得,帝京府多少民众,就等着每天买妙味楼的米粥馒头来填饱肚子呢!”

  “这样,我去跟王大人讲一下,然后看能不能给调出一条航道出来。”另一个小官吏提议道,“顺便你们再去联络一些同僚朋友,大家一起加把劲儿,让裕王府的粮食早点能进城。”

  “嗯,我这就去找我们巡捕衙门的船。”一个巡捕道。

  “另外三公子你们也可以插上裕王府的令旗,这样大家看到了,也会多少给点面子,方便你们进去的。”第二个巡捕这样提议。

  “好!好!多谢大家!”

  徐东平高兴不已。

  可是他也有些疑惑,这些明显都是小小的底层官吏,他们有办法在这么杂乱的环境中,帮自己的船队挤进前面吗?

  事实证明,这些小人物的力量比想象中的大多了。

  四人离开后一炷香的时间,就有三艘挂着巡捕衙门、发运司旗帜的小船开了过来,指挥着徐东平的船队一路往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