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朋友-第2/3页

加入书签
  皇帝为了太后的寿辰,一口气办了三天三夜的寿宴,大家伙儿都要去捧场才行。

  也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们得好处。

  昨天两人还没进京城的时候,就看见到处有内务府的小官儿率领着衙役们,发放礼物给每家每户。

  他们只发放一样东西,那便是寿喜包,里面有一包一斤的盐、一包半斤糖渍果脯以及一丈红布。

  盐是每家每户必须要吃的东西,糖渍果脯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一丈红布则是3.3米,拿来给一个大人做一套衣裳,也是完全够了,节约一点的话说不定妈妈和孩子各一套都行。

  吃的和穿的都给发了,这便是泼天一样的恩德了。

  像这样的恩德,也就是在太后五十、六十寿辰的时候才有过,没想到现在又有了。

  于是民众们都期待着太后每年过一次这样的寿辰,那该多好呀。

  他们倒是收礼物收得高兴。

  却不知道内务府耗费了多少的钱粮。

  盐是盐务大臣直接从江南运送过来的孝敬,购买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中途的装运等等,却是要花钱的。

  糖渍果脯更是如此。

  虽然现在有钱人家经常也吃糖渍果脯,可想要做这么多的出来,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红糖、盐巴。

  相比之下,布的成本倒是要低一些。

  北方、江南、中部区域,到处都有织布的农家,大规模采购的话,算下来比糖渍果脯都要少一点。

  但这仅仅是成本。

  内务府也不大干净,一阵折腾下来,最终报上去的花费是二百万两银子。

  相当于每一份寿喜包价值居然达到了一两银子上下。

  这里面的水分可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略开此事不提。

  徐东升和徐东平两人来到太和殿广场时,这里早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戏台上讲究的是人歇、戏不歇。

  京城大大小小上百个戏班子,有名的角儿多了去了,别说是三天三夜,十天十夜都没有问题。

  所以大家伙儿看不到什么重复的戏曲,兴致自然也高昂一些。

  才和亲近的勋贵子弟打了招呼,两人坐在位置上吃着瓜果零食,徐东平就碰了碰二哥,“看看右后方,是不是小淇在那边?”

  徐东升转而看过去,却不是自家侄儿又是谁?

  不过他此时是坐在一群穿着五颜六色服饰的蛮夷人周围,一点儿也不符合他的身份。

  “刚才他说过有一个海外小国的王子……想来就是在这边了吧?”徐东升转回去对弟弟道。

  “嗯,应该是了。”徐东平微微一笑,“我倒是有点好奇,能让小淇不远万里都要得到的金瓜,到底是什么东西?”

  ……

  他们没看错,柳铭淇现在就坐在了一群贡奉客使们之间。

  贡奉客使不是一个称谓,而是四种不同的人——贡、奉、客、使。

  这些人都是外国来到大康,以各种理由长期居住的。

  另外还有一群来国子监读书的王公贵族们,杜立峰便在其中。

  杜立峰是专门来上国的国子监学习的,以便回去很好的继承国家,管理民众。

  但他和许多海外之人一样,来到了繁花似锦的大康朝,来到了威武雄壮、连夜晚都灯火通明、吃喝玩乐什么都有的京城,就有点不想回去了。

  这里没有说来就来的台风,更没有恐怖之极的超级海啸,也没有整晚让人睡不着的瓢泼大雨,更不用担心民众们没有吃的了,不给他们吃的他们就要找国王算账。

  杜立峰恨不得皇帝陛下给他封个小官,能让他在这里舒服的生活一辈子。

  可惜他没有这个福分,家里就只有他这么一个成年王子,老父亲还眼巴巴的等着他学成归来继承王位呢。

  因为爱慕这个仙境一样的上国,他还特意请国子监的先生把自己的土语名字改成了杜立峰这么气派的名字。

  然而,来到了大康朝两三年的时间,杜立峰的语言进步很大,也学了不少的东西,可他仍旧没有什么朋友。

  因为杜立峰的胆子小,又有点内敛,自然就不会受欢迎。

  连大家一起去同荆馆旁边的银水河画舫找姑娘的时候,他都因为羞涩难当而屡次都没有得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