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六章 珍妃之印-第2/2页

加入书签
    按宫中制度,本当受以金宝、金册。

    可是,在铸印时,正值宫中制度改革,尽管是堂堂的一位‘贵妃’,也不能铸金印,只好铸一方镀金的银印。

    咸丰帝下了谕旨:‘凡皇贵妃、贵妃、妃之册封时,其宝、册,均改用银镀金。’

    之后,时过三年,正值咸丰帝宠妃叶赫那拉氏由懿妃晋封为懿贵妃,只得遵旨行事,铸造了镀金银印。

    再过三十余年,他他拉氏晋封为珍妃,光绪皇帝怎敢僭越规制,为珍妃打造金印呢?

    故而他他拉氏珍妃只能铸造一颗镀金银印。

    穆图斯老爷的这件‘珍妃之印’确系金印。

    既然是金印,应该铸造于妃子金印改制之前,不可能是光绪宠妃他他拉氏之印。

    那么它属于何人的呢?

    原来在清宫的后妃中还另外有一位‘珍妃’。

    清朝皇帝册封的后妃,多在满洲、蒙古、汉军旗的女子中挑选秀女,入宫后的名号,由皇帝赐给,先是由大臣们草拟一些美妙的字,呈给皇上看。

    由皇上圈阅,挑选中意的‘字’,作为某妃嫔的封号,其中也有些是按姓氏称呼的,所以清朝同代或不同代的后妃中出现过名称相同的现象。

    如:雍正皇帝时出现过两个张格格;

    乾隆皇帝有顺贵人,道光帝也有顺贵人;

    乾隆帝有容嫔,咸丰帝也有容嫔;

    顺治帝有贞妃,咸丰帝也有贞妃;

    光绪帝有珍妃,而道光帝也有珍妃。

    由此想来,‘珍妃之印’与道光帝珍妃或许有些联系。”

    “听师父这意思,故宫博物院的那件应该是光绪帝的珍妃所有了?而穆图斯老爷手里头这件,则是道光帝的珍妃所有?”

    刘金宝又问道。

    “这个事儿啊,还是很难说。”

    张天元摇了摇头道:“道光帝的珍妃,镶蓝旗,满洲,赫舍哩氏。

    广省按察司按察使容海之女,母伊尔根觉罗氏。

    进宫时19岁,初封珍贵人,赏为珍嫔。

    后来封为珍妃,并且确实打造了金册、金印。

    按理说咱们这件‘珍妃之印’既为金印,则此印应为道光帝赫舍哩氏珍妃之印。

    但令人困惑的是,这个‘珍妃之印’与档案中所载道光珍妃之印的重量并不相符。”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