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九章 官帽椅-第2/3页

加入书签
    老陈站起身子,从里面的房间里翻出来了两张椅子,这椅子保护得很好,上面还用稻草包着,拿出来的时候,老陈才小心翼翼地将上面的稻草拿开,说道:“两位其实不用着急的,东西又不会长着翅膀飞了,你们都来看看吧。”

    听到老陈的话,张天元立即就站了起来,等稻草全部被去掉之后,张天元就认出了这两把椅子的种类了,我国古家具中椅子的种类很多,有宝椅、交椅、圈椅、官帽椅、靠背椅、玫瑰椅等等,其中官帽椅还分为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而老陈拿出来的这两把椅子,就是四出头官帽椅,而且还是正宗黄花梨的椅子,这种椅子现在可是非常值钱的啊。

    官帽椅以其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其名。官帽椅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所谓四出头,实质就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背板多为“s”型,而且多用一块整版制成。南官帽椅的特点是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作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

    椅背有使用一整版做成”s”形,也有采用边框镶板做法,雕有图案,美观大方。古代冠帽式样很多,但为一般人所熟悉的是在书中和舞台上常见的,亦即明王圻《三才图会》中附有图饰的幞头。幞头有展脚、交角之分,但不问哪一种,都是前低后高,显然分成两部。倘拿所谓官帽椅和它相比,尤其是从椅子的侧面来看,那么扶手略如帽子的前部,椅背略如帽子的后部,二者有几分相似。也有人认为椅子的搭脑两端出头,像官帽的展脚,俗称“纱帽翅”。故有此名。

    其说似难成立。

    因官帽椅的进一步区分即有“四出头”,也就是搭脑和扶手都出头和“南官帽”之别。

    而所谓“南官帽椅”是四处无一处出头的。可见名为官帽。并不在搭脑出头还是不出头。

    所谓“四出头”,是指椅子搭脑两端出头。左右扶手前端出头,即民间木工传统的称谓。从大俗到大雅,后来已成为该类椅具的标准称呼。也有称扶手出头,搭脑不出头的为“两出头”的,也是民间叫法。四出头官帽椅是一种搭脑和扶手都探出头的椅子,该种形式的椅具形成于宋元时期。在大同华严寺藏金代阎德源墓所出土的家具中有四出头扶手椅,虽尚不能称为官帽椅,但其造型朴拙可爱,与四出头应属一类。四出头是典型明式椅具。当年是身份的象征,现代亦然。正如前面所说,同样是四出头,其格**趣也有高下之分。

    如果没有看错,这两把椅子应该都是明朝的椅子,当然了,这仅仅只是张天元的初步判断而已,并没有利用六字真诀进行详细地鉴定。

    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出自我国明朝时期。属于典型明式家具,其造型简练,却法度严谨,比例适度。该件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看似平淡。却尽含机巧,工无巨细,都用尽心机。其特点不在装饰。而在构件细、弯度大。

    这两把椅子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应该是一对。上面雕刻的花纹都是没有丝毫的区别,尽管这上面的雕刻简单而且没有太多复杂的。但是看起来却很自然。

    该款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极少装饰。在靠板浮雕花纹一朵,由朵云双螭围合而成。另一处细微雕饰在壶门式卷口牙子上浅雕一小朵云。该件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特点不在装饰,而在构件细、弯度大。弯而细的构件必须用粗大的木材才能挖缺而成。

    两椅原本可做得相当粗硕,但在大型不变的基础上,当时却不惜耗费工料,把它削成纤细、柔婉的特殊效果。该款结构特点还在于它前后腿一木连做,后腿直接延伸连在搭脑上,前腿支撑着鹅脖。

    这两件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属于典型明式家具,造型简练,却法度严谨,比例适度。看似平淡,却尽含机巧,工无巨细,都用尽心机。其充分地运用造型语言,线条曲直相间,方中带圆。例如搭脑的处理,委婉柔和,不露线角,却体面分明;四出头的处理,干净利索,尽显其刚柔相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