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乌兰布通之战

加入书签


    林浩领到了自己的棉甲和腰刀,在宴会上也吃了个酒足饭饱。他属下的这一百人全是绿营,只装备了大刀长矛,上下只有自己有一件棉甲穿,剩下的人只配发了普通蓝布号衣,就是我们在电视剧中常见的那款。

    出征的部队中,精锐部分是由佟国维佟国纲领军的八旗骑兵。火器营则由福全亲自指挥,剩下的就是拿来维持阵线的绿营兵了。虽然人数占了绝大多数,但绿营兵大多只装备冷兵器,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程度都是和八旗兵无法相比较的。

    身为伍长,林浩连匹马都没有,只得迈开大步,努力不让自己掉队。行军队列漫长得看不到边际,光是运输用的骆驼队就让林浩数都数不清楚。队伍的中间,则是福全的亲兵和大炮。

    经历了入关以来的一系列战争,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大炮的威力。福全的队伍里不仅有着几十门红衣大炮,甚至还有几个从前朝俘虏的葡萄牙教官。

    看到这里,林浩不禁想到仅仅是在五十年前,袁崇焕还在和后金军队鏖战山海关,倘若自己能回到那个年代,或许还有机会重振大阴江山。现在的康熙帝已经平定了三藩之乱,就算自己的本领再高,恐怕也于事无补了。何况林浩过去只是个历史老师,而他现在在创造历史。

    心里想着反清复阴,但这毕竟只是日后长远的打算。眼下,还是需要尽快在荣获军功,出人头地,林浩暗暗想到。

    大军开拔到乌兰布通,严阵以待。福全手下虽然纸面上有十万大军,但其中一半都是用于后勤运输的民夫,实际作战部队只有四万余人。这里面光是绿营兵就有三万,剩下的才是精锐八旗军。

    乌兰布通中间是一座红土小山,面向清军的是两条小河。背面则是几乎无法攀登的峭壁,易守难攻。噶尔丹在山上布置了骆驼阵,等待清军送上门来。

    所谓骆驼阵,就是将数千匹骆驼捆住四蹄,卧倒在地。在骆驼驼峰上蒙上湿棉毯,再架上木箱作为掩体。噶尔丹士兵可以借此射箭放枪,甚至架设小口径的火炮。

    这种战术脱胎于捷克名将扬·杰士卡,此人曾用战车围成圆阵,大败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噶尔丹将车堡战术根据自己的特点升级成了骆驼阵,这还是福全从未见过的。

    “先用大炮,给我轰!”福全下令。

    炮手们将红衣大炮对准山头,开始倾泻火力。林浩只觉得惊雷滚滚,如同在鬼门关一般。几十门大炮发出了震天的闷响,一瞬间黑火药的燃烧放出了大片的烟雾,弥漫了整个阵地。

    尽管林浩站在一里地之外,仍然被烟雾呛得流出了眼泪。这种感觉他只在小时后老家农村放鞭炮的时候体验过,但不同的是,这次的烟雾更浓,更密。

    炮弹陆续在噶尔丹的骆驼阵四周迸发。福全拿起望远镜,只见大多数炮弹都没能打准到骆驼阵中间,限于当年的火炮技术,打的大多都是实心炮弹,杀伤力有限。并且异地作战,清军的炮弹并未携带太多,渐渐炮声也稀疏了下来。

    噶尔丹的阵地上,有零星几只骆驼因为炮声的惊吓,睁开绳索四散而逃,但大军依然保持着阵型。噶尔丹并非酒囊饭袋,他的目的就是要引清军打光炮弹后被迫进攻,自己凭着地形优势消耗他们。

    噶尔丹的另一优势,就是手下大多都是草原骑兵,牛马骆驼可以就地吃草,人可以饮马奶吃牛肉干,后勤不是问题。反观福全则是康熙亲自从全国各地调来的部队,粮草甚至需要从江南粮仓调来,除了速战速决,福全没有别的选择。

    福全令旗一挥,下令绿营兵进攻。他想先措措噶尔丹的锐气,再派骑兵冲锋,结束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