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北上-第2/4页

加入书签
    “想太祖驱除鞑虏,建立我朝,兵威浩荡,天下束手,何曾有这些奇技淫巧?到了崇祯朝,建奴流寇,内忧外患,天灾不断,朝廷窘迫之下,以至不得不南迁。不过,火器终无益于成败之数。用兵之道,太上汤武之仁义,其次桓文之节制,今日不待人而恃器,国威终难以

    持久。”

    刘宗周,这位崇祯朝故吏,终于辞官致仕,隐居乡里,著书立说。但他坚持儒家的仁义学说,对河南卫军的火器、蒸汽船等,始终是不屑一顾。

    “刘先生,若不是北王重拾尚武之风,仪仗火器之利,怎能重挫建奴,使奴酋阿济格、阿巴泰、多铎等人授首,扬我中华之威?和禽兽去谈仁义,与匪盗而言道德,是不是冥顽不灵,愚昧透顶啊?”

    柳如是冷笑一声,痛斥刘总周,丝毫不留情面。

    “夫人心直口快,并无不敬之意,先生不要动气。”

    刘总周面红耳赤,钱谦益赶紧开口,在一旁和起了稀泥。

    柳如是性烈如火,眼里容不得沙子,对王泰的诸般善政赞誉有加。刘总周和她做口舌之争,不被痛骂才是怪事。

    看到柳如是面色通红,怒气未消,耳长面白的江南名士阎尔梅微微一笑,重回辽东话题。

    “此次辽东大战,王师三面出击,宁远、朝.鲜、海上,步骑二十万,水师五万。想当年松锦之战,九边精锐齐聚,也不过十三万。此次国战,必将名留青史啊!”

    阎尔梅是明崇祯三年举人,为复社巨子,和夏允彝、陈子龙等江南名士交情莫逆。但他嫉恶如仇,是以在大江南北游历,并未为官。

    “听说王泰麾下水师有战船数千艘,一艘战船四五十门火炮,那就是数十万门火炮。旷古绝交啊!”

    又有余姚名士韩孔当啧啧称赞,满眼的惊叹。

    “火器之犀利,不如士卒之精锐。河南卫军之骁勇善战,舍生忘死,又岂是旧日的朝廷官军可比?”

    宋学朱,曾经的山东巡按御史、山东巡抚,如今致仕归乡的他,有感而发。

    十年前,他曾于济南城头亲眼目睹王泰麾下无所畏惧,大战清军的血腥场面。十年磨一剑,河南卫军兵临天下,已是威及海外了。

    “若是能劝说王泰回归朝廷,我大明,幸之甚哉!”

    良久没有说话的黄道周,终于开口。

    “回归朝廷,恐怕是身首东市,株连九族了!”

    钱谦益心惊胆战之余,柳如是又是冷笑着开口,直怼黄道周。

    “土地兼并,宗室骄横,豪强暴虐,吏治**,最后受苦的都是普通百姓。然后再流寇四起,建奴猖獗,天灾**。北王要回归朝廷,天下的百姓也不愿意。这是民心!”

    柳如是说完,负手而立,黄道周脸色通红,讪讪一笑。

    不用问,报纸上耳濡目染,柳如是已经是王泰所谓“善政”的信徒了。

    钱谦益脸色煞白,赶紧去扯柳如是的衣袖,柳如是却是丝毫不理。

    “傅大人,虽说王泰练兵,天下无双。可他调山东张元平、湖广王国平北上,就不怕李闯背后一击吗?”

    阎尔梅微笑着,扯开了话题。

    黄道周、刘总周,两个海内大儒,被柳如是怼的哑口无言,也是难得一见。

    “河南与陕西交界,河南卫军集结了数万之众,河南卫、宣武.卫、睢阳卫都未北上,四川的刘朝晖虎视眈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