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年轻一代-第2/3页

加入书签
  夏完淳父子离开,约半个时辰,并没有大的捐款者出现,都是小额的捐款,最多不过几十。

  “我捐2000银元!”

  一个中年儒士大声呐喊,大踏步向前,又是吸引了一大片眼球。

  中年儒士相貌粗豪,身后一名年轻人也是长相英武,二人面庞倒有几分相似。

  “开封府陈永福、陈德父子,捐2000银元!”

  下人费力地把银袋放在桌上,周围人一片惊呼。

  讲武堂的学员统计完毕,大声宣唱。

  “陈永福,陈军门,好大的手笔!”

  “陈总兵捐了2000银元,我也捐100!”

  陈永福父子笑容满面,向欢呼的百姓频频挥手,缓缓出了人群。

  “我捐两银元!”

  “我捐10银元!”

  周围的百姓踊跃捐款,现场气氛热烈,群情高涨。

  “德儿,去了台湾,好好经营,河南这对方,水太深了!”

  陈永福对着儿子,语重心长。

  河南地少人多,宗室藩王,豪强官绅多如牛毛,总理衙门和其针锋相对,迟早都有一战。于公于私,移民海外,都是上策。

  况且,台湾距离大明国土,不过四五百里,犹如大明国土一般,对于陈永福来说,是最佳的选择。

  “爹放心。不出两三年,台湾就是富庶之地,咱们陈家飞黄腾达,就会是真正的豪族了。”

  陈永福虽然是河南总兵,也是王泰提拔,但他为官清廉,陈家大家族,并无多少地产。

  这次去台湾,也是应王泰移民司号召,置办荒地300顷,河南一年两熟,够他经营了。

  而这,也是他心甘情愿捐2000银元的一大原因。

  陈永福父子并没有注意到场外观看的高名衡和郑二阳,他们志得意满离去,留下高名衡和郑二阳,都是睁大了眼睛。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啊!”

  “无父无母,春秋大义何在!”

  高名衡和郑二阳脸色难看,痛心疾首。

  听起来义正言辞,为国为民,可细思极恐,这里发生的一切,和大明朝廷又有何关系?

  一文钱的瓜葛都没有,全是王泰亲力亲为,肆意妄为!

  事情,怎么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陛下、臣有负君恩啊!”

  高名衡呆若木鸡,他喃喃自语,脸色煞白,犹如痴呆一般。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郑二阳面色铁青,白须在风中颤抖。

  无朝廷旨意,肆意妄为,任起边衅,国中之国,胆大包天……

  他王泰眼里,还有大明朝廷吗?

  “大人,把这些乱臣贼子,全都抓起来,投入大牢!”

  郑二阳气急败坏,手指微微发抖,指向募集的人群。

  “谁又敢抓他!谁又敢抓他?”

  高名衡轻轻摇了摇头,面色凄苦。

  “连河南总兵陈永福都为王泰捐款,谁还敢抓他?谁还敢为朝廷卖命?”

  高名

  衡的手指指向城墙上的守兵。

  “你看那些士兵,谁敢抓王泰?就凭他们,是河南卫军的对手吗?”

  “大人,难道就这样算了吗?”

  郑二阳还不甘心。

  “不然还能怎样?咱们今天抓了这些人,要是让王泰找到了借口,大明朝可就要天崩地裂了!”

  高名衡迈步离开,郑二阳只有紧紧跟上。

  如今之计,也只能上禀朝廷,看君王如何化解了。

  “你就是福建的郑森?”

  “回大人,小人正是郑森,家父郑芝龙,诏授海防游击。”

  郑森恭恭敬敬,回答王泰的问题。

  讲武堂大堂上,看着眼前的郑森,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郑成功,王泰欣慰地点了点头。

  国姓爷、民族英雄、驱外夷出境,恢复台湾。南明史上和吴三桂一样为后世家喻户晓,不过一遗臭万年,一万古流芳。

  纵绝岛别开生面,移山填海,三百年社稷系以存亡,仿箕子、比田横,志士苦心,特向胶痒留气节;是胜代第一完人,起敞扶衰,十七载勋猷明月日月,填滇海,连浙水,英雄无命,长悬肝胆照波涛。

  历史上,崇祯十七甲申年,20岁的郑成功被送往南京求学,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郑成功儿时名福松,教师即给他起名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钱谦益为了勉励郑成功,替他起“大木”之表字。同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随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清军进驻北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