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真情在,大爱无疆-第2/3页

加入书签
  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千------

  短短两个小时,省城三家店的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共一百二十六个人,捐款两万三千块钱。

  一个小时后,徐姐又收到呼市店三十五名员工五千一百块钱的捐款。

  当这笔钱拿到艳华和老谭面前的时候,两个人流泪了,他俩给全体员工深深的鞠躬——

  他俩每人拿出五千和这些钱放在一起,叫秦丽丽和张向东去医院交给小慧。

  他俩,实在见不得小慧的眼泪了------

  善良的人们呀,我们应该为饺子馆的这些朴实、厚道、善良的员工鼓掌------

  让我们永远记住,二零一四年的八月份,在省城的一家饺子馆里,真实上演了感动所有餐饮人的一幕,它虽然不被世人所知,但知道的人一辈子忘不了------

  夜往深处走去,初秋的风已经有了凉意,吹在身上,把所有的汗毛孔关闭,有了萧瑟。

  但不是冷,空气中带着温热,炎热的夏把尾巴留着,叫人留恋。

  “小慧今天带她妈去哪了?”老谭问。

  “去北陵公园了,她妈精神挺好,看不出有病。”艳华说。

  “哎,人活着就是个心态------”张丽叹了口气说。

  他们三个坐在烧烤摊喝酒,明天老谭带着张向东和秦丽丽去呼市,临走前三个人在一起唠唠,原本喊忠清的,他家里有事先走了。

  “医生说小慧妈出院没事,在家养着心情能好点。”艳华说。

  “那也行,离医院也近,有啥事直接去,也不耽误啥。”老谭说。

  “后天我去办出院手续,她妈也不愿在医院待了,早就想出院。”

  “有病人都这样,这就不错了,知道自己啥病,心还那敞亮,我都佩服。”老谭说。

  三个人说了会儿小慧妈病的事,然后转移话题,唠到饭店上来。

  “邻家厨房、关爱老人这事先从老店试点,等形成规律了别的店再推行。”老谭说。

  那天和张向东谈完这事,第儿天小伙子就拿出了方案。

  就关爱空巢老人的方案简述一下:

  为关爱小区空巢老人,解决吃饺子难问题,阿巧饺子馆和社区合作,将常年为老人提供免费饺子。

  规定:每周一,凡年满七十二岁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证和社区发的爱心饺子卡,可到阿巧饺子馆领取饺子一份。

  店内服务人员热情接待,做好记录。

  每人只限一份,且饺子卡只限当周使用,过期作废。

  为不影响饭口时间正常营业,饺子以打包形式发放,老人尽量不在店内就餐,希望理解。

  “行,等向东从呼市回来的,他负责这事。”艳华说。

  老谭点点头。

  “算没,这样一星期咱们得送出不少饺子。”张丽有点心疼的说。

  “也没多少,七十二岁以上的老人不多,有的可能不来。”老谭说。

  “不多,哼,你看着吧,就是没到七十二的也得来。”张丽说。

  “不能,社区人负责发卡,不到七十二的不能发。再说来了得带身份证,看身份证不就完了。”老谭说。

  “人家就说身份证忘带了,你还叫人家回去取呀?”张丽问。

  这倒给老谭问住了。

  艳华也有点愣怔。

  张丽接着说:“社区发卡,要是一人发两张呢?先来领回去一份,过半个小时拿着卡再来领,给是不给?”

  “咱们不是登记吗,有记录。”老谭说。

  “记录?哼!”张丽冷哼一声,说:“不是说老年人不讲理,但确实有素质低的。咱们是献爱心做好事,一片好意。他们才不这想,觉着咱们有钱显摆,多一份少一份不算啥,知道不。”

  “不能吧?”艳华说:“咱们可是白给免费的。”

  “越是免费越这样,收钱该好办了。”张丽说。

  老谭沉默一会儿,然后笑着看张丽,问:“你有啥好办法?”

  “我也没啥好办法。”张丽说:“这确实是件好事,先不说献爱心,也别说高尚,咱们还没到那一步。现在一般的老人都是在家带孩子,老人来饭店领饺子,十有八九带着孙子来,拿回去给孙子吃。孙子吃好了,等家里人聚会的时候孙子说吃饺子,也是变相给咱家拉客人做广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