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重已经决定恢复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想做就做,第二天便拟一份诏命,通过*的宣传,下放到治下的各个城镇,无论是乡野村夫,还是书香门第,不管是学识渊博的还是目不识丁的,都能得到发放诏命的警官的讲解。
叶重恢复诸子百家的决心势不可挡,这个汉王的一举一动都是影响深远,他提倡复古,带头剪辫子,穿起汉服,但是并没有蓄起长发,上行下效,叶重这么做,他手底下的官吏也跟着服从。
有钱的富豪或者书香门第见到官吏们都改头换面了,又是汉王提倡的,但是不强求,仿佛自己成了另类,便跟着剪掉多年的辫子,穿起汉服,恍若贵族一般。
那些乡野村夫或者平头百姓,见到有钱人都这么做,认为是时髦,加上对于叶重的尊崇心理,对于后者的诏命是无敢不从的,所以立即剪掉过去的衣裳,缝缝补补,又是一件新的汉服,辫子是已经剪掉的。
叶重下诏恢复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天下附从,由大西南开始,读书人赞叹不已。本是身在儒家的读书人想自立门户,但是怕被别人说成是异类,所以不敢有所动作,叶重的这道诏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十分管用的。
一时之间,整个西南七省便冒出许多诸子百家的学术流派,由军政府官方认证,每一个诸子百家的子弟都能得到“身份证”,说明他所属的学派。诸子百家之中的人得到如此尊荣,可见官不拜,只需要鞠躬,地位等同官吏,所以得到更多的读书人追捧。
儒家、法家、纵横家、墨家、名家、医家、道家、农家……各种学术流派,各行其道,在叶重的号召之下,纷纷钻研自己的思想学术之精髓,以便于在坐而论道的时候大放异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提高诸子百家的积极性,叶重专门在王宫附近的一个地方建起一座学宫,效仿齐国稷下学宫,这个学宫也叫做稷下学宫,诸子百家士子都可以入读,有叶重担任学宫之长,三个侍从室大臣作为指导教师,加上各地的大儒都来做指导老师,一时之间稷下学宫还没建起,名声便响彻大江南北。
在叶重的侍从室当中,胡晃追随自己的老师,成为纵横家学派的代表人,皇甫奇生性恬淡,学识渊博,擅长治国,无为而治,所以被一些学子立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杨锐比较普通一点,他的老师张之洞一辈子信奉儒家思想,自然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在大西南的各行各业都产生巨变,都在进行诸子百家的改革的时候,远在河南边境,准备北伐的大汉军也在磨刀霍霍地推进,但是这一天刘黑七接到了钦县发出的手谕,不敢怠慢,赶紧召集部下的将领们过来开会议事。
“大王手谕!”刘黑七面对坐在两排还在交头接耳的将领,咳嗽了一声,喝道。
听到刘黑七这一声大喝,在座的各位高级军官一时之间站起来,肃然起敬,跟面对王室的礼仪一般,右拳按在心口,左拳放在背后,昂首挺胸,一脸对于叶重爱戴和尊崇的神情。
刘黑七看着手谕上面的文字,肃容念道:“寡人欣闻清廷以河南、新疆及西藏三省划与我政府,拒其王号,同意和亲,乃达成共识。今陈兵二十万于中原,于礼不合,故命各位将官各司其职,撤去所有兵力。钦此——”
闻言,还摆着姿势的各位将领不由得面面相觑,不过没敢说什么。他们是叶重手中征战天下法尖刀,开疆拓土,保家卫国乃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以叶重为首的军政府既然做出如此决定,必然有他们的道理。
军中大多是一些大老粗,不是脑子不够灵活,或者一根筋,而是叶重所作的决定乃是属于政治范畴,虽然跟军事方面息息相关,但是绝不可能危急大汉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