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燕京城外,大军营帐内。
朱慈煊穿着一身甲胄,身侧站着胡世安、蒋元恒、陈宫、张辽、高顺、蔡九仪等人。
朱慈煊眼神凌厉地看着大帐内的众人,道:“此战,第一势在活捉鞑子皇帝玄烨!消灭鞑子主力。
第二把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重新纳入我大明版图,重建奴儿干都司,诸位,可愿与本太子建功立业,再创我大明辉煌。”
胡世安、蒋元恒、陈宫、张辽、高顺、蔡九仪等人“噗通”一声单膝跪地,齐声高呼道:“重建奴儿干都司,再创我大明辉煌。”
朱慈煊拔出绣春刀,高举过头顶,朗声道“好,此战彻底消灭鞑子,解决我大明北地边患,大军开拔!”
“咚咚咚”鼓声如雷,沙场点兵!
八万大军,气势如虹,煞气冲天。
“大军,出征!”
朱慈煊骑在自己心爱的大宛马上,旁边跟随者青蝉、青玉、王雨嫣三个英姿飒爽的的美娇娘,一名膀大腰圆的力士挥舞着一杆大明龙旗,春风中,龙旗猎猎作响。
人如虎、马如龙, 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山海关。
三天后,晋王李定国领着他的两个儿子李嗣兴、李润兴以及总兵王玺、刘震等把朱慈煊迎进关内。
得知太子朱慈煊亲提八万到来, 准备进攻盛京, 山海关内的明军是士气大振, 战意沸腾。
自从鞑子崛起以来,明军都是被动防守, 偌大的疆域被鞑子一点点蚕食,变成了满清帝国,现在大明终于要开始大反攻了, 怎能不令他们热血沸腾,战意昂然。
坐在主位之上,朱栩看着一个个兴奋的双眼放光的众将,笑道:“辽东的形势如何了?”
李定国看了眼满屋子的将领,手一抬沉声道:“殿下, 宁远目前是总兵王玺率一万兵马驻守, 锦州是泰安伯窦民望率兵马三万驻守。
鞑子已经放弃了义州、广宁、海州等地, 现全力防守东宁、盛京。其中东宁是鳌拜率领一万满八旗和一万汉八旗镇守, 盛京还有两万五千满八旗和两万汉八旗鞑子兵, 鞑子的总兵力基本上就剩下这六万五千骑兵。”
朱慈煊边听边点头, 摊开桌子上的地图, 细细的看着。
锦州往北就是义州, 从义州向东是广宁, 由广宁往西南走就是海州,到了海州距鳌拜镇守的东宁就不远了。
细细看了一阵,朱慈煊抬头问李定国道:“晋王,你部这次能派出多少人马随我北上。”
李定国思索片刻道:“殿下, 我部目前有大军十五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殿下此次北征, 我准备抽调五万人马,由我亲自带队,随殿下北征。”
朱慈煊又看了一阵子, 道:“好,大军今天修整半日, 明日出发。”
大明这边, 士兵们磨刀擦枪, 热火朝天, 好不热闹。
而盛京城的鞑子们一个个愁云惨淡,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已经得到消息,那个该死的大明太子,已经率八万大军进驻山海关,随时都有可能提兵北上。
大殿内各个旗主、贝勒乱哄哄地吵成一团,仿佛是一个菜市场,他们有的提议与明军决一死战,有的建议撤出盛京北上,两帮人谁也不服谁。
小皇帝玄烨握紧了拳头,心中愤恨不已,可又无可奈何,毕竟他才刚登基,加上年龄小,这些人对于这个小皇帝,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大殿内争吵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有商量出一个所以然来,最终不欢而散。
那些打算北撤的鞑子大臣,将领回家后,收拾金银细软,派亲信保护家眷偷偷出城,把守城门的鞑子这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行。
七天后,朱慈煊、李定国率领十三万大军把东宁城围的水泄不通。
一百门火炮摆在城外的旷野上,黑洞洞的炮口对准城头。
“开炮”朱慈煊一身铠甲骑在大宛马上盯着前方东宁城的北门大喝道。
“轰轰轰”炮弹一颗颗飞出炮膛,在东宁的城头炸响,“啊……”一个鞑子兵卒被爆炸的炮弹炸飞,血肉模糊,横飞在半空。
轰
一颗炮弹正落在城头的抛石车旁,立时人仰马翻, 车毁人亡。
东宁是鞑子防御的重点,配备的红衣大炮、抛石机也很足,每个城门上都足有二十多门红衣大炮, 三十多架投石机。
鳌拜在城头来回跑动,不停地厉声大喝:“红衣大炮, 开炮,反击,投石机投弹。一定要给老子挡住明军的进攻,否则老子把你们的脑袋全都砍下来,当夜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