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言奴籍吃不饱饭,没有多余的钱去上学。却不知他们只要站在书院围墙下,听得朗朗读书声就能学以致用。”
“你更不知,他们之所以入奴籍,不是因为吃不饱饭,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争取应有权利的机会。”
“你不知穷人的意志可以多坚定,有志者,事竟成。你闭口不谈他们的才学品德,只从他们的出生抨击,是因为你知道你和他们之间优越的只有家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寒门也能出贵子!一朝跃龙门,你那唯一的家世优越在他们面前还会存在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站在大昌这片土地上,就是大昌子民,就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你有钱,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却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崔明珠每句话说的都不大声,可每一个字都震耳发賤。
一些学子被她说得低下了头颅,偷偷抹眼泪。
那是砸锅卖铁,拿出了全部家当来上学的奴籍子弟。
寒门也能出贵子。
大昌子民就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一朝跃龙门,谁还能瞧不起他们?
他们来这里,就是博一个前程,拼尽全力。
郭公子强行辩解:“你又怎么知道寒门一定能出贵子?我不说他们的才学品德,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他们的才学品德就如同他们的家世一样,不堪入目!”
“哦?是吗?”崔明珠指了指那群奴籍子弟:“那你怎么和他们成了同窗?难不成他们也有钱买通夫子进入书院?”
“你胡说八道!谁会买通夫子进入书院!我们都是真才实学!”郭公子叫道。
“所以呢?为什么才学品德都不堪入目的他们成了你的同窗?嗯?”崔明珠继续之前的问题。
郭公子答不出,恼羞成怒:“那女子科考呢?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做官的先例!”
“没有先例,那就开先例啊!国家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文明在不断进步,如果一直沿用以前的方法来治国,那国家怎么进步?固步自封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崔明珠紧接着就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郭公子脸色通红,明显气得不轻。
“怎么强词夺理?大昌开国以前,前朝也没有科考的先例,祖皇帝还不是开了这个先例?如果祖皇帝没有开这个先例,又哪里来得后面几百年盛世?”崔明珠继续说道。
“说得好!”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了叫好声,还有一片掌声。
众人回头看去,纷纷避让。
是书院的院长,洪先生来了。
洪先生据说是京城里做过官的,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就辞官回乡了。
所以大家对洪先生都很尊敬。
让出一条路,纷纷见礼:“见过洪先生。”
洪先生不理会这些学生,径直走到崔明珠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
崔明珠不认得他是院长,看众人都这么尊敬他,以为是书院的某位夫子。
便回了一句:“崔明珠。”
“也是书院的学生?”洪先生接着问。
崔明珠揺揺头:“不是,送我弟弟来书院。”
“哦?”洪先生这才注意到崔明珠身后还站了两个少年。
只是这两人看起来,年纪也太小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你更不知,他们之所以入奴籍,不是因为吃不饱饭,而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争取应有权利的机会。”
“你不知穷人的意志可以多坚定,有志者,事竟成。你闭口不谈他们的才学品德,只从他们的出生抨击,是因为你知道你和他们之间优越的只有家世。”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寒门也能出贵子!一朝跃龙门,你那唯一的家世优越在他们面前还会存在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站在大昌这片土地上,就是大昌子民,就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你有钱,只能决定你的起点,却不能决定你的终点。”崔明珠每句话说的都不大声,可每一个字都震耳发賤。
一些学子被她说得低下了头颅,偷偷抹眼泪。
那是砸锅卖铁,拿出了全部家当来上学的奴籍子弟。
寒门也能出贵子。
大昌子民就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
一朝跃龙门,谁还能瞧不起他们?
他们来这里,就是博一个前程,拼尽全力。
郭公子强行辩解:“你又怎么知道寒门一定能出贵子?我不说他们的才学品德,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他们的才学品德就如同他们的家世一样,不堪入目!”
“哦?是吗?”崔明珠指了指那群奴籍子弟:“那你怎么和他们成了同窗?难不成他们也有钱买通夫子进入书院?”
“你胡说八道!谁会买通夫子进入书院!我们都是真才实学!”郭公子叫道。
“所以呢?为什么才学品德都不堪入目的他们成了你的同窗?嗯?”崔明珠继续之前的问题。
郭公子答不出,恼羞成怒:“那女子科考呢?自古以来,就没有女子做官的先例!”
“没有先例,那就开先例啊!国家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文明在不断进步,如果一直沿用以前的方法来治国,那国家怎么进步?固步自封的结果就是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崔明珠紧接着就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郭公子脸色通红,明显气得不轻。
“怎么强词夺理?大昌开国以前,前朝也没有科考的先例,祖皇帝还不是开了这个先例?如果祖皇帝没有开这个先例,又哪里来得后面几百年盛世?”崔明珠继续说道。
“说得好!”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了叫好声,还有一片掌声。
众人回头看去,纷纷避让。
是书院的院长,洪先生来了。
洪先生据说是京城里做过官的,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就辞官回乡了。
所以大家对洪先生都很尊敬。
让出一条路,纷纷见礼:“见过洪先生。”
洪先生不理会这些学生,径直走到崔明珠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
崔明珠不认得他是院长,看众人都这么尊敬他,以为是书院的某位夫子。
便回了一句:“崔明珠。”
“也是书院的学生?”洪先生接着问。
崔明珠揺揺头:“不是,送我弟弟来书院。”
“哦?”洪先生这才注意到崔明珠身后还站了两个少年。
只是这两人看起来,年纪也太小了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