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季高来了之后,杀了一批挑头的人,然后开始大规模的迁民运动。
第一,从内地迁移一部分汉民过来安置在原来容易动荡的南部地区,然后将南部地区原本的人口,分散安置到天山北麓的汉民聚居点。
第二,建造大量的国营农场、牧场,给他们安排生计,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的世俗化管理。
比如他考察的鄯善县东巴农场,这里一共安置了两百户人家,其中有五十二户是汉人,四十三户维吾尔人,五十一户克尔克孜人,三十三户哈萨克人,剩下的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他们耕种了两万亩的小麦,一万亩的棉花,还有两千亩枣园,另外还有几百亩的瓜田。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他们每年还能够创造三万华元的利润,这样的农场完全按照世俗化的管理。
所有的人都是农场的工人,待遇上一律平等,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可以成为农场的工人。只是可能会被分到新的农场去工作。
农场中一样有学校,有各种公共设施,等到下一代,他们可能就会完全抛弃自己的传统。这样的融合方式是一种精细化的融合方式。
原本左季高只是将架子给搭建起来,李存文接任之后,才真正将这件事情给做精细了。
他主持统计了整个西域地区的民族和人口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人口的调配。
总的原则就是在边境的要地和一些战略价值高的地区以汉民为主体,夹杂一些异地安置的其他民族。
边境地区也分为稳定区和冲突区。
比如和爱乌罕的边境地区就是稳定区,这里的可以放心地发展的边境贸易。
建立一些商业性的边境小城。
而夷播海以西与哈萨克缓冲区就属于冲突区,这样的地方,就以军事占领为主,依靠复兴军组成内圈的防线,然后以各族抽调的轻壮组成游骑兵,负责外圈的防御。
这些游骑兵的选拔也非常的讲究,必须要是那些有家人在后方农场或者牧场人年轻男子。
这这些人会在边境的缓冲区组建军屯。
他们主要的任务就军屯加上巡视。
都护府还有一个维护地方稳定的措施,就是将一些生活条件太过恶劣的地方则建成保护区,迁出原本生活在那里的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部族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太弱了。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他们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几十万的各族牧民下山。
当然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是因为都护府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他们。
实在要是没有地方安置了还可以安排在其他省份,将这些人纳入到移民局的统一调配名单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第一,从内地迁移一部分汉民过来安置在原来容易动荡的南部地区,然后将南部地区原本的人口,分散安置到天山北麓的汉民聚居点。
第二,建造大量的国营农场、牧场,给他们安排生计,然后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他们的世俗化管理。
比如他考察的鄯善县东巴农场,这里一共安置了两百户人家,其中有五十二户是汉人,四十三户维吾尔人,五十一户克尔克孜人,三十三户哈萨克人,剩下的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
他们耕种了两万亩的小麦,一万亩的棉花,还有两千亩枣园,另外还有几百亩的瓜田。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他们每年还能够创造三万华元的利润,这样的农场完全按照世俗化的管理。
所有的人都是农场的工人,待遇上一律平等,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可以成为农场的工人。只是可能会被分到新的农场去工作。
农场中一样有学校,有各种公共设施,等到下一代,他们可能就会完全抛弃自己的传统。这样的融合方式是一种精细化的融合方式。
原本左季高只是将架子给搭建起来,李存文接任之后,才真正将这件事情给做精细了。
他主持统计了整个西域地区的民族和人口分布情况,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人口的调配。
总的原则就是在边境的要地和一些战略价值高的地区以汉民为主体,夹杂一些异地安置的其他民族。
边境地区也分为稳定区和冲突区。
比如和爱乌罕的边境地区就是稳定区,这里的可以放心地发展的边境贸易。
建立一些商业性的边境小城。
而夷播海以西与哈萨克缓冲区就属于冲突区,这样的地方,就以军事占领为主,依靠复兴军组成内圈的防线,然后以各族抽调的轻壮组成游骑兵,负责外圈的防御。
这些游骑兵的选拔也非常的讲究,必须要是那些有家人在后方农场或者牧场人年轻男子。
这这些人会在边境的缓冲区组建军屯。
他们主要的任务就军屯加上巡视。
都护府还有一个维护地方稳定的措施,就是将一些生活条件太过恶劣的地方则建成保护区,迁出原本生活在那里的人。
按照以往的经验,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部族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太弱了。
一旦遭遇自然灾害,他们就会成为安全隐患。
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几十万的各族牧民下山。
当然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是因为都护府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他们。
实在要是没有地方安置了还可以安排在其他省份,将这些人纳入到移民局的统一调配名单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