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是普鲁士还是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在俾斯麦的操纵下,普鲁士的报纸报道了很多的英法干预这场战争的细节。
一时间,普鲁士甚至是一些北方邦国民众对于英法粗暴干涉德意志邦联事务的行为都深感厌恶。
奥地利的举动也让北方的邦国反感。这次收复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两地,奥地利不仅仅没有帮上什么忙。
反而是在最后拖了整个德意志邦联的后退。
邦联南北双方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间隙,为后面的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
荷尔斯泰因地区的贵族民众,对于将自己划给了奥地利也感到不满。
这直接导致了奥地利自始至终没有被荷尔斯泰因所承认。
奥地利也没有从这块飞地获得任何的好处。
两地都更加希望加入普鲁士。
石勒苏益格的百姓为并入普鲁士一片欢欣鼓舞。
这次战争,普鲁士充分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武力。
北方的小邦国很多都动了心思要紧紧抱住普鲁士的大腿。
战后德意志邦联议会直接给德意志海军也就是现在的普鲁士海军一笔巨大的拨款,这样普鲁士又能够建造更多的铁甲舰了。
普鲁士的国内也被铁甲舰的出色表现所震服。
威廉四世将德意志邦联的拨款全部拿出来造军舰,而且还追加了大量的军费。这次虽然没有在丹麦获得军费。
不过在丹麦的王宫还有保守派的贵族庄园还是缴获到了大量的财物,所以这场战争普鲁士还是有的赚的。
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普鲁士海军在原本新开工的四艘铁甲舰基础上再次追加四艘铁甲舰。
同时普鲁士还专门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工匠开始研究更加的大型的铁甲舰。
欧洲的军备竞赛就这样拉开序幕。
在东方,动乱了几十年的土地上,现在却是一片的祥和。
都说粮食是稳定一切的基础。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仓,有了的东北以及远东的大型农场。
复兴军治下基本上不会再出线饿死人的现象。
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移民办。
只要报名参加移民了就有免费的饭食吃。
所以说现在复兴军治下是最为稳定的时候。
经过了之前几十年的大乱,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都异常珍惜他们现在的生活。
这些刚从战乱中缓过神来的百姓,非常容易满足,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就是干活再累,也没有什么怨言。
董书恒常跟底下的人讲这么勤劳朴实的百姓要是再管不好,那么就说明这个官员真的是不可救药。
八九月份正是的秋高气爽的时节。
草原上虽然没有春日里那种绿草茵茵、生机勃勃景象。
但是此时正是草长马肥之时。
董书恒从半个月前开始北巡。
这次由教导师的骑兵团以及总统府警卫团跟随护卫。
董书恒将他的两个号称弓马娴熟的妻子也带了出来。
他从新京城出发,出张家口,视察了草原上的商业重镇绥远城。
现在的绥远城随处可见皮毛加工厂,还有一些羊毛精纺厂。这里已经有了一点点工业化的气息。
漠南草原产的皮毛大都送到了这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加工集散地。
从张家口延伸出来的铁路会修建到这里。
最快明年就能够通车了。
董书恒见到当地的火车站都已经修好了,看样子大家对火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在复兴军全方位的宣传下,铁路已经的成了能够带动地方走向富裕的代名词。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通上火车。
什么有地方上的士绅、工厂主集资修建到当地的支线铁路。按照复兴军的规定,私人只可以投资支线铁路。
董书恒决定草原上水源充沛的地方都建立了林场。这些林场可不是伐木的,而是栽树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很厉害。
原本历史上在漠南草原的还是有很多的树林的。
但是到了明清以后,逐渐的退化,尤其是明末经历了小冰河期,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更加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在俾斯麦的操纵下,普鲁士的报纸报道了很多的英法干预这场战争的细节。
一时间,普鲁士甚至是一些北方邦国民众对于英法粗暴干涉德意志邦联事务的行为都深感厌恶。
奥地利的举动也让北方的邦国反感。这次收复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两地,奥地利不仅仅没有帮上什么忙。
反而是在最后拖了整个德意志邦联的后退。
邦联南北双方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间隙,为后面的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
荷尔斯泰因地区的贵族民众,对于将自己划给了奥地利也感到不满。
这直接导致了奥地利自始至终没有被荷尔斯泰因所承认。
奥地利也没有从这块飞地获得任何的好处。
两地都更加希望加入普鲁士。
石勒苏益格的百姓为并入普鲁士一片欢欣鼓舞。
这次战争,普鲁士充分表现出自己强大的武力。
北方的小邦国很多都动了心思要紧紧抱住普鲁士的大腿。
战后德意志邦联议会直接给德意志海军也就是现在的普鲁士海军一笔巨大的拨款,这样普鲁士又能够建造更多的铁甲舰了。
普鲁士的国内也被铁甲舰的出色表现所震服。
威廉四世将德意志邦联的拨款全部拿出来造军舰,而且还追加了大量的军费。这次虽然没有在丹麦获得军费。
不过在丹麦的王宫还有保守派的贵族庄园还是缴获到了大量的财物,所以这场战争普鲁士还是有的赚的。
有了这些资金的支持,普鲁士海军在原本新开工的四艘铁甲舰基础上再次追加四艘铁甲舰。
同时普鲁士还专门招募了大量的造船工匠开始研究更加的大型的铁甲舰。
欧洲的军备竞赛就这样拉开序幕。
在东方,动乱了几十年的土地上,现在却是一片的祥和。
都说粮食是稳定一切的基础。
现在有了南洋的粮仓,有了的东北以及远东的大型农场。
复兴军治下基本上不会再出线饿死人的现象。
实在活不下去了可以直接去当地的移民办。
只要报名参加移民了就有免费的饭食吃。
所以说现在复兴军治下是最为稳定的时候。
经过了之前几十年的大乱,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都异常珍惜他们现在的生活。
这些刚从战乱中缓过神来的百姓,非常容易满足,他们只要能够吃饱饭,就是干活再累,也没有什么怨言。
董书恒常跟底下的人讲这么勤劳朴实的百姓要是再管不好,那么就说明这个官员真的是不可救药。
八九月份正是的秋高气爽的时节。
草原上虽然没有春日里那种绿草茵茵、生机勃勃景象。
但是此时正是草长马肥之时。
董书恒从半个月前开始北巡。
这次由教导师的骑兵团以及总统府警卫团跟随护卫。
董书恒将他的两个号称弓马娴熟的妻子也带了出来。
他从新京城出发,出张家口,视察了草原上的商业重镇绥远城。
现在的绥远城随处可见皮毛加工厂,还有一些羊毛精纺厂。这里已经有了一点点工业化的气息。
漠南草原产的皮毛大都送到了这里,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加工集散地。
从张家口延伸出来的铁路会修建到这里。
最快明年就能够通车了。
董书恒见到当地的火车站都已经修好了,看样子大家对火车还是非常欢迎的。
在复兴军全方位的宣传下,铁路已经的成了能够带动地方走向富裕的代名词。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通上火车。
什么有地方上的士绅、工厂主集资修建到当地的支线铁路。按照复兴军的规定,私人只可以投资支线铁路。
董书恒决定草原上水源充沛的地方都建立了林场。这些林场可不是伐木的,而是栽树的。
因为历史的原因,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很厉害。
原本历史上在漠南草原的还是有很多的树林的。
但是到了明清以后,逐渐的退化,尤其是明末经历了小冰河期,草原上的树木退化的更加厉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