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三章 给英国佬添点乱-第2/4页

加入书签
  今后的中南半岛,将有华夏插在那里的两只脚,一只沿着澜沧江掌握原来的南掌、真腊,直插暹罗湾,还有一只就是沿着萨里温江到达印度洋。

  有这样的两个触角,董书恒相信未来那些引领华夏前进的人一定能够做到完全掌控中南半岛。

  李渐甫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尤其是会做官,在权谋方面不会压不过那些缅甸王国的王公大臣。

  这次派遣他到缅甸王国名义上是去册封缅王,实际上是去帮助这个那伽亚上位,然受重整缅甸的朝政,组织大军进攻下缅甸等被英国而你占领去的缅甸王国领土。

  这样可以为西北边的太平圣军分担一些压力。

  无论印度还是下缅甸都是英国人无法轻易放弃的。

  以现在英印的实力,组织个十几万的大军是很轻松的事情,当然这是只殖民地的印度和孟加拉仆从军。

  这么多人要是都是进攻石达开,他们那边还真不一定撑的住。

  董书恒一直在考虑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的华夏与大英帝国的关系。

  他相信英国人也同样在做着准备。

  而他的准备就是用印度的来将英国人给拖住。

  印度可是英国人的明珠,他们无论承受多大的损失都会要保住印度。

  同样的,为了印度,他们也会放弃其他所有的战略目标。

  董书恒的这一招不可谓不狠辣。你要是以为华夏在印度就只在东北部做了安排就太low了。

  让我们将视角从地图往左上角转移。那里是爱乌罕,对就是那里。

  那里与英属印度殖民地的西北省紧紧相连。

  这里也是英属印度获得鸦片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所以英国人非常重视这里,并且在这里的修建了大量的堡垒哨所。

  为什么要保护的那么严实,因为当地的俾路支人以及爱乌罕人部落经常会对英印的商业设施进行攻击。

  无论是英印殖民地还是爱乌罕王国对这里的统治都是比较薄弱的。

  以前华夏的触角伸不到这个地方,但是现在,爱乌罕已经向华夏称藩,两者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华夏人可以自由地出入爱乌罕。

  这些爱乌罕人最喜欢的华夏商品就是丝绸和火枪。

  每一个成年的爱乌罕人都应该有一把弯刀、一匹马还有一把火枪。

  而英国人因为一直觊觎爱乌罕地区,因此一直封锁对爱乌罕地区的武器输入。

  现在华夏的商人已经打通了西域到中亚再到爱乌罕的贸易通道。

  华夏产的火枪,除了后膛装的步枪以外,无论是滑膛枪还是线膛枪都被加入了与爱乌罕的贸易清单。

  随着这些火枪一起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华夏商品。

  各种华夏产的生活用品、奢侈品成了当地贵族争相购买的商品。

  以前他们购买一根铁钉都要通过印度从英国人那里进口。

  但是现在华夏的商品比英国人的更加的丰富,更加的实惠。爱乌罕人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爱乌罕人渐渐地喜欢上成为的华夏的藩属国。

  至少华夏没有向他们提出任何的领土上的要求。

  这个爱乌罕就是华夏在印度西北防线安插的一颗钉子。

  不过董叔恒也不指望爱乌罕以国家名义去跟英国人干,那样子很容易就会让爱乌罕遭到英国人的大规模反扑。

  华夏情报部的探子伪装成华夏的商人,已经开始与爱乌罕南部的那些部落接触。

  给他们售卖武器,将那些部族给武装起来。

  一百多年后,正是这些部落的战士使用简陋的武器干得地球上两大强国灰头土脸。

  让爱乌罕这个地方拥有了一个霸气的外号——“帝国坟场”。

  董叔恒相信,英国人也会在这里摔一个大跟头。

  历史上两次布尔战争,让大英帝国几百年的殖民积累挥霍殆尽。

  董叔恒的手还伸不到南非那么远的地方,要将势力延伸到那里就必须有一直强大的舰队。

  将南非换成印度也不错,至少华夏就在边上,随便伸伸手就能够影响到那里。

  丁苏吉亚是阿萨姆东北部地区的一座重要的城镇。

  它位于雅鲁藏布江的南岸。在这里雅鲁藏布江进入了平原地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