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二章 李渐甫入缅-第3/4页

加入书签
  陈玉成已经被石达开封为“英王”。这是圣王之下的第一个王爵。

  这个封号非常的有意思,跟英国女王正好凑成一对儿。

  “李玉朴,我是看在你打仗的时候有股子机灵静儿才让你去曼尼普尔。英国人的堡垒可不是那么好强攻的,你们得多动动脑筋了。”陈玉成提醒道。

  “是,英王,玉朴知道怎么做了。”

  “滕仁玉你带着朱雀旅去梅加拉亚丘陵,那里是阿萨姆南边的屏障,同样你要占领英印军在那里的中心据点西隆。”

  “你们占领当地之后,要注意拉拢当地人,惩治印度孟加拉人中这些英国的狗腿子。赢得当地人的支持对你们非常的重要。”

  “剩下的人由我带领,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丁苏吉亚,占领那里之后,迅速搜寻船只,制作竹排。然后沿河而下,一个个拔除英印军的据点。”

  陈玉成将作战部署统一安排了一下,准备结束会议,让将士们回去休息。

  正在这时,一名复兴军的观察团军官,出声问道:“英王是准备沿着狭长的河道一路攻下去吗?”

  “正是如此。”陈玉成简单地回答道,“不知道阁下有何高见。”

  “英王,在下以为,英印军不可能在阿萨姆沿河地带的每一个地方都驻守重兵,他们的兵力一定是不均匀分配的。”

  “那么为什么要一个个地去拔除敌人的堡垒呢?我们为什么不跳过那些小的堡垒。直接奔向主要的目标呢?”

  见陈玉成没有表态,这名年轻的复兴军军官继续说道:“我们军校中将这种战术称为‘蛙跳战术’。但是当我方的力量远远强于敌人,又需要快速地达到某个目标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战术。”

  “如果英王担心自己的后路安全,完全可以分出一定的兵力来看住后路嘛。”这名军官说完后见陈玉成似乎没有什么反应,以为对方是看不起自己,索性不再说话,他也是只是一片好心而已。

  “哈哈,好,这位小将军说的这个主意真好。不知道阁下尊姓大名。”陈玉成突然笑了起来,将众人给吓了一条。

  “哦,在下刘铭传,江宁陆军学院步兵科中尉学员。”这个小将不卑不亢地说道。

  不要看陈玉成位高权重,他的年纪也不大。大家都是年轻人,相互之间交流起来其实没有那么的拘束。

  “小刘中尉,后面就跟在我的身边吧,本王对你的这个蛙跳战术非常感兴趣,你再跟我好好说说。路上还有时间,无论是哪种战术,我们都要将江的上游给占下来。”陈玉成似乎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因为陈玉成从对方的身上看到了血性。

  这个复兴军的陆军学员竟然是杀过人的!

  ……

  新京城之中,董书恒正在接见一个年轻的文官,此人的身量颇高,面貌俊逸,祖籍是安徽庐州合肥。他是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其业师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

  “渐甫,这次派你跟这个缅甸王子回去,你有没有想好怎么做?”董书恒看着这个三十出头的文官问道。

  “渐甫明白,只是不知道总统是希望今后缅甸王国内附,还是仅仅是让缅甸王国牵制英国人。”

  “当然是前者了,但是这个目标很难,缅甸一直是以中南半岛的大国自居,让他们彻底的臣服很难。当前还是让他们帮忙牵制英国人比较现实一些。你可以将你说的两个问题当作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李渐甫一直在京中做翰林院的编修,实际上就是没有正式编制的官员。可以说是那种最名不见经传的。这样的文官在京城可谓是多如牛毛。

  华夏从京官中重新选拔官员之时,他的成绩算是比较好的,最后被理藩院录用,在新京的各大官衙之中,理藩院是旧官员最多的一个部门。

  但是理藩院这么多的官员,董书恒为什么派这个李渐甫去缅甸这么重要的地方呢?

  董书恒又为什么派人去缅甸呢?这个缅甸的王子又是怎么回事?

  这要从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说起。

  第二次英缅战争的起因是英国分舰队进行了挑衅活动。英分舰队借口保护仰光英商利益,劫持缅甸船只并炮击岸防工事。

  同时,还向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对方作出新的更大让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