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八章 沪上-第2/4页

加入书签
  不然华夏的工商业闭门造车,根本就没有对比的标准。

  有了这些在保税区的外国工厂,国内的企业会多一些危机感,同时这些企业还能给华夏制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这一政策首先带来的就是沪上的繁华,除了苏州河畔的别墅区,靠近保税区又建造了大量的居民区。

  政府建造了大量的排房,低价出售给上海的工人。

  这些房子的价格很低廉,平均只要五十银元就可以买一套,也就是一个工人几年的工资。

  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一般化在沪上的工人都能够买得起一套石库门中的套房。

  这极大地改善了沪上工人的生存环境,也美化了沪上的城市景观。

  以前遍地的棚房不见了。平民区私自搭建的棚房,没有配套设施,环境脏乱差,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全部拆除了。只要愿意出力干活的人,哪怕是买不起几十块的套房,也可以租住沪上政府的廉租房。

  现在的沪上已经形成了四大区域。靠近外滩的保税区,那里大都是洋人的商行和工厂。往上游的上海县城是老城区,城墙已经拆除,只留下几座城门。

  这里住的都是沪上的老居民,老居民大都从事服务业,他们中很多本来就是小商贩。

  老城区这边商铺林立,餐馆、旅馆、小吃铺子、杂货店应有尽有。以城隍庙一带最为发达。

  老城和保税区之间是新生活区。

  苏州河以南是华商的工业区。

  这里开辟了大量的住宅供工厂的工人居住。这些工人大部分是外来人口。

  沪上这里工厂的工资普遍比外地高,一放面因为这里的有钱人多,物价被拉了上来。

  另一方面因为洋人自贸区工厂的工资要比内地高出一些,所以就带动了整个沪上的工资比外地要高。

  来自苏南和浙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这里,寻找新的生活。他们是华夏第一批大规模进程的务工人员。

  不知不觉中,华夏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悄然登场了。

  张小就是这些打工大军中的一个,他出身在常州府,是去年的时候跟着村子里的一个亲戚到沪上的工厂做工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在沪上的一个印刷厂做学徒工,没有正式的工资,但是每个月有一块银元的补助。

  厂子里包吃包住,能够再拿一块银元,对于张小来说就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

  他将每个月的补助全部都攒了下来,准备攒齐十个银元之后就回去娶个媳妇儿。

  不过后来见到那些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三四个银元的工资,他就不淡定了。

  他开始努力的学习、工作,争取早日上手,盼着能够转正。

  三个月后,印刷厂的管事通知他可以转为正式的工人了。工厂里面正式工人就可以单独掌握产线的一个环节了。

  张小很开心,本来他要十个月才能够攒齐老婆本。现在提前转了正,这意味着他在过年之前就可以攒够钱回去娶媳妇儿了。

  这要是在村子里种地是不能想象的。他家里本来就是佃农,现在种地虽然交的租子少了,但是也只是能吃上饭而已,要是想要拿粮食换钱娶媳妇儿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呢!

  不想,他现在出来工作,吃住都不用花钱,每个月的工资还可以一分不少地攒下来。

  去年年底之前,他从邮局将钱给寄了回去,让父母用这笔钱给自己说一门亲事。

  很快,家中就有信回来了,家中帮他找了一门亲事,九块银元的聘礼。

  女方家中条件还不错,是个富农,人家还贴了不少的嫁妆。还是因为听说张小在城里有正经的营生才愿意嫁给他。

  张小知道后非常的开心。年节里厂子一放假,张小就马不停蹄的赶回家去,还不忘记在沪上给家人买了些稀罕的东西。

  回到家中,他将年底的奖金拿出来给父母置办婚宴。

  年节一过就将媳妇儿给取进了门。

  对方家人听说他是在印刷厂工作,更为满意,觉得这能够沾点文气儿,以后生个娃兴许还是读书的料哩。

  张小的媳妇儿叫妮子,是个勤快的农家媳妇儿。她家中的生活条件好一些,妮儿的身子骨发育的很好,完全张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