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巡堤-第2/3页

加入书签
  之前没啥感觉,反正路是吕飞燕自己选择的,也是她喜欢做的事情。

  不过现在想来,倒是感觉有些亏欠她的。

  话说自己已经在两块地上播了种了,为啥到现在都还没动静呢?不会是这具身体有问题吧?那可就悲剧了。

  前世作为一个准处男的董书恒这方面知识欠缺的厉害。

  海堤不仅仅是一条堤坝,还是一条路。堤坝远远高出地面,排水好,正好将其上部平整压实做成一条简易的公路。

  “老师,这是一条海堤吗?”尚泰王跟一个跟屁虫一样天天跟在董书恒的身后,不时地提一个问题。

  到了海门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他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问这又问那。

  这让董书恒心烦不已,董书恒最讨厌那种喜欢什么问题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熊孩子。

  “看样子这次回去得把这个小子送书院去了。”董书恒在心中暗自想到。

  这次出去考察,还有一个拖油瓶,就是笃姬。

  在船上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董书恒跟笃姬渐渐熟络。到了海门之后,一直要照顾父亲的笃姬,不知为何非要缠着董书恒带着她一起去考察。

  她的小婢女幸子则跟齐彬一起在先行到高邮的淮海书院,董书恒为齐彬找了一个好地方——书院图书馆。

  内卫们本来并不放心这个日本女人老是出现在董书恒身边。后来专门设置了多次试探。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女人对董书恒没有恶意。

  “尚泰,这条海堤大概有六百多公里长吧。”

  “师傅,为什么要修这条海堤,我们琉球也靠海就没有海堤。”

  “呃,那是因为你们是海岛,海水不会向陆地上倒灌。而这里的沿海都是滩涂,我们脚下的土地本来都是大海。现在的陆地是进入海里的泥沙冲积而成的。所以海平面很低,要是不修海堤,海水涨潮的时候就会说着河道倒灌进来,这样田地被海水泡了就没法耕种了。”

  “好了,就这样了,你要是想了解更多的知识,等后面去了书院可以去水利学院读书。”董书恒不耐烦地说道。

  董书恒的车队一路向东台方向前进。

  一路看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这个海堤修的很“皮实”。

  董书恒自己下车用铲子铲过。五米多高的垒土堤坝,用的是土法工艺,土中掺入了白石灰。

  堤坝的两侧用石块和水泥加固过,防止雨水冲刷损耗堤坝。堤坝两侧还种上了抗盐碱的灌木。

  堤坝的顶上修了一条水泥大道,两边有笔直的排水道。能够将堤坝上的雨水引流出去。

  堤坝的内侧是一条宽约500米的防风林带,种植的是长成之后笔直高大的水杉和杨树,不过现在都还是一些小树苗。

  每隔一公里还能够看到一个小小的砖瓦房子,这是护林人居住的小屋。

  这些树木全部归林场所有,每隔一公里有一个护林人,负责看护、照顾这些树木。

  笃姬一路跟着看过来,被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给震惊到了。

  日本就那么大点的国土,却有几百个大名。每个大名管辖下的人口和土地,规模非常小。根本就没有条件搞什么大的工程。

  更何况,这些大名只知道从农民哪里收税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上交一份给幕府。

  幕府倒是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幕府除了在江户修建宫殿以外,根本不会帮助底下的大名和百姓修建道路、水利设施什么的。

  一路上因为有尚泰这个熊孩子在,笃姬都没有什么机会单独跟董书恒说话。

  尚泰王因为对岛津家的仇恨,每次见到她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所以她只能远远地跟在后面。

  到了东台之后,董书恒没有回城,而是顺着海堤到了东台闸。

  东台闸并不是海堤沿线最大的闸口,只能算是一个中等闸口。

  董书恒拿出了之前让警卫连准备的钓鱼工具,在闸口的水泥闸堤上吊起了鱼。

  河口的地方因为有河流带来的有机质,因此会聚集大量的鱼。东台这儿大多是海鲈鱼和鲻鱼,非常容易上钩。不一会儿就钓上来一大堆。

  李存训非常纳闷儿,总统为什么会想起来钓鱼,他以往基本上不会做钓鱼这种比较耗时间的事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