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军队的战斗力-第2/6页

加入书签
        近代工业化的生产,  提高的不仅仅是生产效率,同时也“驯化”了整个社会。全社会习惯了工业生产的严密链条,经受了分工协作、互相配合的洗礼,不仅仅是士兵的组织度提高了,  农民、小学生、商店营业员、工厂工人等等,  各行各业各阶层的组织度都提高了。

        这个就不多谈了。

        (四)士气。

        兵法开宗明义:夫战,勇气也。

        这是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决定战斗力的最主要因素。

        经历了起点众多穿越者向我们演示,  以及无数论坛大佬的总结,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足食足饷、科学训练、赏罚分明、后勤抚恤,  可以将部队士气维持在较高水平上。

        这没错,做到这些,就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请注意我用的“合格”二字,简单来说,这样的军队可以去打仗了,能不能打赢,不好说。

        因为本书是唐代,我就以唐代举例吧。

        安史之乱以后,我们中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即武人群体的崛起。

        这个群体也有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底层之间互相有共情,经常串联起来,鼓噪闹事,对抗上官。

        从750年,到907年朱温建立后梁,一共发生了二百多次兵变。

        第一次兵变是天宝九载(750),“朔方节度使张齐丘给粮失宜,军士怒,殴其判官。”

        这拉开了兵变的序幕。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温柔的兵变,仅仅只是殴打了发粮的判官。但士兵们关注自身利益的事情,非常有意思。

        有人做过分类,军乱也分好几种。

        第一种是抗拒命令,比如大历三年(768),让安西军离开邠宁,抛弃邠州已经开垦好的土地,建好的屋舍,  移镇泾原,军士怒而作乱。

        再比如,902年,  钱镠命令武勇都去服劳役,挖沟,士兵抗拒劳役作乱。

        宝应元年(762),河东节度使管崇嗣“为政宽驰”,对钱粮卡得不紧,慢慢都用各种名目发到了大头兵手里。

        朝廷发觉后,派邓景山任河东节度使,查账。但钱都发下去了,你怎么查?

        “有裨将抵罪当死,诸将请之,不许;其弟请代兄死,亦不许;请以一马赎死,乃许之。”

        诸将怒曰:“我辈曾不及一马乎?”遂作乱,诛杀节度使邓景山。

        这三个例子,说明晚唐士兵非常注重自己的利益,并且同气连枝。

        后面还有其他类型,比如抗暴,有节度使“为政苛惨”,动不动欺辱乃至杀戮士兵,基本都完犊子了。有人跑路溜走了,还被愤怒的士兵追杀干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