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登基称帝(1)

加入书签


  王仲德和朱龄石带着大军按原计划撤离到河东后却是和檀道济、朱超石一样也产生了分歧。

  王仲德更倾向于留守河东,而朱龄石则更倾向于带兵赶往洛阳。

  这种分歧并未存留太长时间,因为他们接到了关中毛德祖的求救信。

  赫连勃勃携全国之力扣关,只凭关中的永安府军肯定是挡不住的。

  好在现在刘裕驾崩的消息封锁的很及时,赫连勃勃应该不会直接孤注一掷的进攻关中。如此,也就给了宋军缓口气调整的机会。

  王、朱二人一合计,便决定让熟悉关中地形的朱龄石带五万人进入关中去援救毛德祖,  王仲德则带领大军返回洛阳。

  毕竟胡夏一扣关,刘宋面对两个当世大国的攻击,已是无力再谋求进攻,眼下还是以固守最为稳妥。

  王仲德带着十万大军一过函谷关,也就被位于洛阳的裴方明部发现,立刻喜出望外的告知大河对岸的刘义真。

  与此同时,  青州的沈田子也发来情报,说明傅弘之部已经全部撤出河北,  开始朝着洛阳前进。

  如此一来,  北魏与胡夏包围宋军主力的计划已经彻底破产。

  按理说,刘义真现在就该立刻带大军返回建康登基称帝……

  然后逐步加强自己的统治,富国强兵,在未来的某一天看准时机继续北伐。

  这样的话没有人会责备他。

  但是其他将士甘心吗?

  刘义真甘心吗?

  没人给出答案,只是一批又一批的大军汇聚到洛阳。

  不同上次全军在洛阳的意气风发,刘裕驾崩的消息已经传开,整个军营上下都散发着伤感和恐慌的氛围。

  “律律律!”

  几匹战马从关中方向来到洛阳。

  为首的正是刘义真在关中时候的长史王修。

  几年未见,王修看上去苍老了不少,显然是在关中操劳过多。

  迎接他的是王仲德、檀道济等一众宋军名将。

  见到王修前来,几人都是迫不及待的簇拥上来。

  “王刺史,秦王殿下一直不肯撤兵。前几天突然给你颁布诏书让你前来,你可一定要好好劝劝他。”

  王修低着头默不作声,只是挤开人群快步来到刘义真帐前。

  “臣雍州刺史王修拜见秦王殿下。”

  “进来吧。”

  军帐中那熟悉的声音让王修心头一颤,见得到允许,  立刻掀开厚厚的帘子,进入到军帐当中。

  一进入军帐,  王修就皱起眉头。

  成卷成卷的图书被丢在地上,  墨汁也洒的到处都是。

  挂在军帐最中间的舆图上更是已经被勾画的看不清样子。

  而刘义真则披头散发的坐在军帐最中央,泛着红光的双眼宛若一只穷凶极恶的野兽。

  “王长史,好久不见……”

  见王修进来,刘义真身上的凶性瞬间收敛,变得极为温和。

  只有王修敢肯定,刚才在刘义真身上的不是错觉。

  此刻的刘义真表面的温和,只不过是他的伪装罢了。

  王修看着刘义真今天这幅模样,再想想当时从关中离去时的刘义真,心中忍不住多了几分苦楚。

  仅仅几年,刘义真就变得如此陌生。

  劝吗?

  可人世间悲痛莫过于血亲离世。

  而且刘裕、刘义符对刘义真的意义远不是血亲就能概括的,他们一人是刘义真头上遮风避雨的大伞,还有一人是在身后守望相助的支柱。

  只是前后几天,他们便相继离开,只留下刘义真一个人……

  “王长史,你说孤该退吗?”

谷銭  刘义真现在似乎需要一个答案。

  只是现在能给他答案的人实在太少,所以刘义真才将王修从关中唤来。

  王修沉默了。

  退,似乎是现在最好的选择。

  但他同样了解刘义真。

  此时的刘义真,表面上是在寻求一个答案,实则是在寻求一份支持。

  王修看着刘义真一个人孤零零坐在大位上的模样,心中已是有了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