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六部尚书中刘义真帮郑献之保住了祀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礼部尚书的位置,殷景仁拿到一个吏部侍郎,刘湛被刘义真调到中书省,担任中书舍人。
高允因为被刘裕借走的关系刘义真并未帮他争取位置。
只要等修订历法一事搞定,高允自然就有了坚实的政绩,没必要让刘义真在此时卖人情。
王买德同样被刘义真调任中书省,任中书舍人。
剩下的刘义真派系的人,也就是关中世家、北方世家的人还够不到中枢,刘义真想帮他们也能力有限,草草喂点边角料让他们自己爬去。
此次的大赢家不是有着世家扶持的谢晦和王弘,而是苟到最后的徐羡之。
对于这一点大家心中都有数。
徐羡之现在代表的就是寒门利益。
而刘裕一直在发展的就是“寒门掌机要”。
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刘义真必须要守护的潜规则,徐羡之吃大头的原因是其背后的寒门,背后的刘裕。
调解完成此次改革官制后,又一个人加入到中枢官员的商讨中。
此人便是护军将军檀道济。
徐羡之等人刘义真见的勤了,对于檀道济却是从未见过。
对这位“成语大户”刘义真一直是仰慕已久,只不过因为二人身份的敏感,刘义真从未去找过檀道济,今天商议事情正是个机会。
檀道济祖籍高平郡金乡县人,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身形挺拔,和王镇恶那个关中老秦人有的一拼。
檀道济不同于刘义真见过的王镇恶和朱龄石,他给刘义真的感觉就是翻版的徐羡之……
都很苟……
怪不得能写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愧是你。
这莫非就是最早的“苟道流”武将?
檀道济见到众人后亦是不冷不热的打招呼。
他是武将,和徐羡之、谢晦这种中枢官员……要避嫌。
唯有见到刘义真的时候檀道济眼前一亮:“秦王殿下恭安。”
“孤安。”
檀道济估计是知道了王镇恶求得兵书就是给刘义真,所以很自觉的把自己划分到刘义真派系,对刘义真态度和别人都不大一样。
嗯,不但苟,而且还知道找个靠山苟……
刘义真清清连续几天议事有些沙哑的嗓子和檀道济说明请他来的意图:“父皇希望制殿中将军拱卫皇都。但建康不同于中原,并无城墙,此次召檀将军来就是为了能共同商议禁军布防一事。”
“原来如此……”
对于分兵权檀道济没有半点不满。
不亲自带领士卒是不会体验到刘裕在北府军中的威望的。
莫说檀道济只是护军将军。
就算他是大将军,没有刘裕的印符他也休想指挥一个禁军。
这就是正儿八经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的绝对优势。
军队始终在手上,其他人跳的再高都没用。
要是李唐时期打天下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李世民别说发动玄武门之变,怕是刚有动作就被军中将领绑了扔给李渊。
现在见刘义真要调整禁军,檀道济当即帮着一起布局。
或许正因为檀道济的苟,他对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有着独到的见解。
“秦王请看。”
檀道济来到事先准备好的地图面前给刘义真演示。
“秦王所说不错,建康布防不同于北方大城,其主要依靠城外各处军事要地相互协同布防。”
“现在建康有内外两道防线。”
“外面的防线分别是北面的白石垒、南边的新亭、西面的石头城以及东面的东府城。”
“里面的防线则是石头城、朱雀街、东府城,北篱门一带。”
檀道济不愧为青史留名的军事大家,他又给刘义真等人介绍了这些据点的意义以及效果,给人一种纵观全局的感触。
“檀将军真乃兵家大才。”
夸赞了檀道济一句后刘义真便说出自己的意图:
“不如将禁军设为领军将军、中军将军、左卫将军、右卫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巩固皇城,如此是为六军内军。
“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左右四卫将军驻扎于白石垒、新亭、石头城、东府城。如此是为四军外军。”
就和前汉的南北二军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高允因为被刘裕借走的关系刘义真并未帮他争取位置。
只要等修订历法一事搞定,高允自然就有了坚实的政绩,没必要让刘义真在此时卖人情。
王买德同样被刘义真调任中书省,任中书舍人。
剩下的刘义真派系的人,也就是关中世家、北方世家的人还够不到中枢,刘义真想帮他们也能力有限,草草喂点边角料让他们自己爬去。
此次的大赢家不是有着世家扶持的谢晦和王弘,而是苟到最后的徐羡之。
对于这一点大家心中都有数。
徐羡之现在代表的就是寒门利益。
而刘裕一直在发展的就是“寒门掌机要”。
这是原则问题,也是刘义真必须要守护的潜规则,徐羡之吃大头的原因是其背后的寒门,背后的刘裕。
调解完成此次改革官制后,又一个人加入到中枢官员的商讨中。
此人便是护军将军檀道济。
徐羡之等人刘义真见的勤了,对于檀道济却是从未见过。
对这位“成语大户”刘义真一直是仰慕已久,只不过因为二人身份的敏感,刘义真从未去找过檀道济,今天商议事情正是个机会。
檀道济祖籍高平郡金乡县人,是名副其实的山东大汉,身形挺拔,和王镇恶那个关中老秦人有的一拼。
檀道济不同于刘义真见过的王镇恶和朱龄石,他给刘义真的感觉就是翻版的徐羡之……
都很苟……
怪不得能写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愧是你。
这莫非就是最早的“苟道流”武将?
檀道济见到众人后亦是不冷不热的打招呼。
他是武将,和徐羡之、谢晦这种中枢官员……要避嫌。
唯有见到刘义真的时候檀道济眼前一亮:“秦王殿下恭安。”
“孤安。”
檀道济估计是知道了王镇恶求得兵书就是给刘义真,所以很自觉的把自己划分到刘义真派系,对刘义真态度和别人都不大一样。
嗯,不但苟,而且还知道找个靠山苟……
刘义真清清连续几天议事有些沙哑的嗓子和檀道济说明请他来的意图:“父皇希望制殿中将军拱卫皇都。但建康不同于中原,并无城墙,此次召檀将军来就是为了能共同商议禁军布防一事。”
“原来如此……”
对于分兵权檀道济没有半点不满。
不亲自带领士卒是不会体验到刘裕在北府军中的威望的。
莫说檀道济只是护军将军。
就算他是大将军,没有刘裕的印符他也休想指挥一个禁军。
这就是正儿八经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的绝对优势。
军队始终在手上,其他人跳的再高都没用。
要是李唐时期打天下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李世民别说发动玄武门之变,怕是刚有动作就被军中将领绑了扔给李渊。
现在见刘义真要调整禁军,檀道济当即帮着一起布局。
或许正因为檀道济的苟,他对于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立有着独到的见解。
“秦王请看。”
檀道济来到事先准备好的地图面前给刘义真演示。
“秦王所说不错,建康布防不同于北方大城,其主要依靠城外各处军事要地相互协同布防。”
“现在建康有内外两道防线。”
“外面的防线分别是北面的白石垒、南边的新亭、西面的石头城以及东面的东府城。”
“里面的防线则是石头城、朱雀街、东府城,北篱门一带。”
檀道济不愧为青史留名的军事大家,他又给刘义真等人介绍了这些据点的意义以及效果,给人一种纵观全局的感触。
“檀将军真乃兵家大才。”
夸赞了檀道济一句后刘义真便说出自己的意图:
“不如将禁军设为领军将军、中军将军、左卫将军、右卫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巩固皇城,如此是为六军内军。
“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左右四卫将军驻扎于白石垒、新亭、石头城、东府城。如此是为四军外军。”
就和前汉的南北二军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