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吊着-第2/2页

加入书签
  一问才知道是关中的政策从来没有区分过胡人汉人。

  均田只看年龄,年龄够了就给田。

  劳役也没有因为你是胡人就给你多安排活。

  完全就是一视同仁,北魏、胡夏那种明里暗里的歧视在关中基本没有,至少在官府层面是没有的。

  大家都是关中人,谁也别瞧不起谁。

  这种和睦的异样感让高允有些意外乃至震惊。

  虽然刘义真和王修自主持关中政务以来从没有发布过有关汉胡的文书。

  但这种事情不做的效果明显比做要好。

  正是因为这种上善若水的治理方式,让关中的民族矛盾逐渐不再尖锐。

  “这便是古之贤者所言的善政者如水,不争而利万物吧?”

  一时间高允对关中和关中的执政者刘义真都产生了好奇。

  于是他开始主动打探刘义真的情报。

  关中百姓对刘义真政绩的讨论其实很片面。

  但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刘义真给大家分地,而且减少了前朝各种乱七八糟的税,所以刘义真的风评总归是正面的,之前刘乞等人狗仗人势搜刮财富带来的恶劣影响基本都被抹干净。

  百姓更爱讨论的是刘义真的战绩。

  比如“火烧未央宫”、“解围刘回堡”、“千里战河套”。

  关中自古尚武,卫霍的故事经久不衰。

  一个战功赫赫的执政者绝对比一个文弱官员更受关中百姓爱戴。

  这就是为何关中政务现在基本都是王修在管,但刘义真在百姓中的声望明显比王修高一大截的原因。

  这让高允有些不是滋味。

  和普通百姓不同,高允不但有知识,更有阅历。

  关中的一切都在告诉高允,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刘义真与其他人的不同。

  这让他有种莫名的挫败感。

  “呵,我就不信他这般特殊!”

  高允那种独属于天才的斗志很是中二的燃起来。

  第二天,高允在长安大街上敲着铜锣扯着嗓子吆喝。

  “诸位!诸位!”

  “我这有一道题目,谁能解出来我就送谁黄金万两,耕田百顷!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丰厚的奖励让不少人纷纷驻足,伸长脖子想要看清题目。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一时间看热闹的众人鸦雀无声。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