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乘船离开金州,顺汉水东去,他伫立船头,不顾寒风侵袭,一张脸阴沉,眼睛望着远方。
李振,字兴绪,祖先是西域昭武九姓的安国贵族,他是唐朝中兴重臣李抱真曾孙,本姓安。
因为安禄山造反,李抱真请求改姓,被皇帝赐予李姓。
李振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刺史高官,到了他这一代,因为战乱而造成家境没落。
但出身官宦的李振,对于曾祖李抱真,骨子里极度引以为傲,梦想成就曾祖的辉煌人生。
可惜现实残酷,平日里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的李振,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
经历打击的李振,终于明白依靠自身才华,不可能考中进士,失望之下,心态变的怨恨朝廷官僚的**。
无奈之下,李振依靠祖荫和送礼,谋得了金吾将军的军职,打算走武将路子出人头地。
但朝廷的日渐颓势,让只是虚官的李振失望心凉,于是再次舍出家底,谋得外放台州刺史。
李振使钱谋官的时候,浙东董昌对于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廷表现的异常忠心,不但贡赋天下先,就是治下六州的行政官员,也接受朝廷任职。
天下大多数藩镇节度使,只愿接受部分行政辅官任职,与朝廷保持明面上的隶属。
李振得到外放浙东,兴冲冲的离开长安,走武关道南下。
途中为了避开战乱地域,没有乘船去往大江下游,而是走入鄱阳湖,经过江西镇南军地盘南下。
不想辛苦的走到赣州的时候,忽然听说董昌造反称帝的消息。
李振承受当头一棒,惊怒之极,不得已顿足赣州等候消息,结果董昌称帝之后,周遭藩镇竟然纵容的观望。
李振在等候中绝望,思来想去,萌生了投靠扶风侯势力的想法。
落魄的李振,心气低落很多,身在赣州,能够获得有关扶风侯的很多信息。
李振认为,扶风侯完全有能力进夺浙东,而他是朝廷任职的台州刺史,可为名正言顺的入主先锋。
李振的第一步是想获得认可,所以报号台州刺史。
认可与占据后的任职,在心理上大不同,浙东还不是扶风侯地盘。
李振认为,承认一个空头刺史官位,扶风侯或金州刺史不会抵触,只要获得认可,他也就融入扶风侯势力,为日后官途打开半扇门。
不想,金州刺史竟然不见,李振憋屈之极,就算他是能言善辩的才智之士,也是一拳打空,无可奈何,随之是极度的愤恨不已。
“老爷,休息吧,莫要生病。”布袍大汉关心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李振,字兴绪,祖先是西域昭武九姓的安国贵族,他是唐朝中兴重臣李抱真曾孙,本姓安。
因为安禄山造反,李抱真请求改姓,被皇帝赐予李姓。
李振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刺史高官,到了他这一代,因为战乱而造成家境没落。
但出身官宦的李振,对于曾祖李抱真,骨子里极度引以为傲,梦想成就曾祖的辉煌人生。
可惜现实残酷,平日里聪明好学,才智过人的李振,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
经历打击的李振,终于明白依靠自身才华,不可能考中进士,失望之下,心态变的怨恨朝廷官僚的**。
无奈之下,李振依靠祖荫和送礼,谋得了金吾将军的军职,打算走武将路子出人头地。
但朝廷的日渐颓势,让只是虚官的李振失望心凉,于是再次舍出家底,谋得外放台州刺史。
李振使钱谋官的时候,浙东董昌对于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廷表现的异常忠心,不但贡赋天下先,就是治下六州的行政官员,也接受朝廷任职。
天下大多数藩镇节度使,只愿接受部分行政辅官任职,与朝廷保持明面上的隶属。
李振得到外放浙东,兴冲冲的离开长安,走武关道南下。
途中为了避开战乱地域,没有乘船去往大江下游,而是走入鄱阳湖,经过江西镇南军地盘南下。
不想辛苦的走到赣州的时候,忽然听说董昌造反称帝的消息。
李振承受当头一棒,惊怒之极,不得已顿足赣州等候消息,结果董昌称帝之后,周遭藩镇竟然纵容的观望。
李振在等候中绝望,思来想去,萌生了投靠扶风侯势力的想法。
落魄的李振,心气低落很多,身在赣州,能够获得有关扶风侯的很多信息。
李振认为,扶风侯完全有能力进夺浙东,而他是朝廷任职的台州刺史,可为名正言顺的入主先锋。
李振的第一步是想获得认可,所以报号台州刺史。
认可与占据后的任职,在心理上大不同,浙东还不是扶风侯地盘。
李振认为,承认一个空头刺史官位,扶风侯或金州刺史不会抵触,只要获得认可,他也就融入扶风侯势力,为日后官途打开半扇门。
不想,金州刺史竟然不见,李振憋屈之极,就算他是能言善辩的才智之士,也是一拳打空,无可奈何,随之是极度的愤恨不已。
“老爷,休息吧,莫要生病。”布袍大汉关心劝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