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医学-第3/5页

加入书签
        这次危机给刘狮子带来最大的压力,仍然是降军,三万准噶尔、和硕特、察哈尔的蒙古降军,因携带天花而无法解散归农归牧。

        元帅府要承担他们在种痘其间的粮草问题,这会给元帅府带来八到十六万石的额外粮草消耗。

        这几乎让元帅府在军粮上的消耗翻倍。

        对刘承宗来说,这个世上除了粮食,就没任何能让他发愁的事了。

        豁出性命去致人死地,是最简单的事,恰恰相反,想要让人活下来,太难了。

        西宁府为筹备此次与卫拉特的战争,也就准备了这么多粮草。

        把军队全部调回海上,能省一点,但也省不了太多,他们辎重运输的路耗本来就不算大。

        好在河湟谷底今年的年景还不算坏,如果五镇农庄的收成不出意外,七十二万亩田地或许能收、买上三十万石原粮,经过加工后,大概能有二十万石上下的成品粮。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正当刘狮子准备回帐中睡觉,营地外传来马蹄声,没过多久,归营的塘骑就带回了西宁府送来的信使和信件。

        父亲刘向禹的两封回信到了。

        刘向禹对此次战争的影响,令坐在桌案前的刘承宗耳目一新,也令他大感惊奇。

        在他印象中,明末农民起义确实在前期风起云涌,以至渐进**,却又在突然之间戛然而止陷入低潮。

        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都在这段时间里,要么兵败身死、要么避入山林、要么投降招安,以至偃旗息鼓。

        过去刘承宗从来没想过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只当是朝廷经过几年混乱,渐渐适应了起义军的情况,腾出手来镇压。

        如今父亲提出这个观点,对他来说非常新颖,东蒙古的覆灭,导致陕西三个边镇没了外敌,继而加强了朝廷对内部镇压的能力。

        顺着父亲的思路,调动甘肃边军闯天山,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这个消息无疑令刘承宗感到振奋,天山、卫拉特、甘肃边军、商队、三劫会、刘承祖和西域,仿佛一个个铁环被串联在一起,最终指向甘肃和兰州。

        当甘肃边军被调动,兰州供应被切断,空虚的甘肃官员面对元帅府的压力与断粮威胁,将会拼死反扑,但没有粮饷,他们只会得到军队有限的支持。

        这意味着当闯天山的计划形成趋势,甘肃将会千疮百孔,会被元帅府轻而易举攻破,他们将会收获武威的凉州卫和张掖的甘州卫。

        这两个地方,是甘肃的传统产粮区,而且是长城沿线。

        通过闯天山舒缓当地的人口压力,边墙之外大漠里也没有像样的对手,这意味着元帅府收取甘肃之后,是可以自给自足的。

        刘承宗越想越兴奋,拨了拨油灯,在白纸上画出三个点,以甘肃、兰州、西宁连成三角,作为元帅府的产粮区,那么他们的下一步战略方向就显而易见——宁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