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掉王燮?”叶凌难以置信的摇摇头,道:“慕容质子潜逃,终究不过是说明慕容部已有反心,王燮虽有错失,但无罪过,就因为此小过而裁撤一国之相,是万万不可能的!”
“慕容质子潜逃,此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而至于守备军只认相府调令一事,哼哼,更是可大可小了!”司马徽开口了,挑着眉,眼神严肃道:
“往大了说,慕容阁潜逃一事有害于邦交,有辱于国威,是有损天子颜面的大事,而守备军只认相府调令一事,更能被有心人将其与谋反大罪联系在一起!不过最重要的,是如今王氏在朝堂上确实势力过大,再放纵不理,只怕日后难以制衡,如此一点小过,断然不可能裁撤一国之相,但陛下若是不想王燮在这个相位上呆下去了,就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司马徽一席话出口,使叶凌不禁联想到了当日礼宴上的情景:王燮仅凭一句虚言,便将大殿拔剑的林潇云救下。
到此,叶凌也算恍然明白了:
在司马旭登临帝位之前,他最大的顾忌是拥兵北伐的越王司马徽,因而他亟需各地名门宗族的支持拥戴,而一直联系在南北二地世家门阀之间的,正是琅琊王氏,介于此,他才不得不依仗王燮,也不得不给予王氏莫大的朝堂利益。
可现如今,司马旭已经承袭道统,君临天下,而登基大典上的那一幕,也表明越王认为君臣已定,甘为臣民,又或准确来说,司马旭认为越王司马徽短期之内暂时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帝位,而即便是司马徽举兵谋反,自己也有“大义”持手,又有全天下的世家支持,只要假以时日,根本不足为惧。
于是,日益坐大的琅琊王氏,对司马旭来说,便很快成为了朝堂之上的第一大威胁。
而通过今夜调令的这件事,也足以说明,王氏在朝中的影响力的确过大,或许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圣威,那司马旭借此机会,削弱王氏,集中皇权,也便不是不可能的了。
“我想明日在朝堂之上,定有各方势力跳出来弹劾王氏一派,我们该如何行事?”兰咎听闻司马徽的话,点点头后,又问道。
面对如此局面,房内一时陷入安静之中,在烛火的摇曳下,司马徽忖度良久之后,终于定音:
“保王氏!”
三人听闻,先都是一脸惊讶,但随即兰咎反应过来,点点头,表示赞同。
过了片刻,叶凌也似乎松了口气,点了一下头,但即刻又皱着眉,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林潇云似乎没有反应过来,问道:“为何?”
司马徽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叹道:“这丞相之位,目前朝中,除王燮外,尚无人能担此大任,吾等若想光复中原,后方不能乱!”
四人又稍稍小议了片刻,见夜已至半,便都散去,回房休息了,因为第二天的早朝,四人不能再像往日一样,置身事外了。
翌日,城东皇宫天和殿内。
还没到上朝的时分,百官便以长沙王和越王为首,分立左右两拨,伫立在大殿内,低声耳语,窃窃私谈,脸上的神色也是或焦虑,或不解,或忐忑不安,又或是幸灾乐祸。
而王燮则独自一人,手持玉笏,默默低头恭敬的站在司马稷身后,不与任何人搭话,也不回答任何人的话,已是雪白的眉头紧紧皱着,时不时还长叹一口气,满眼沮丧的微微摇一摇头。
在一片不大的喧嚣声中,司马旭身着龙袍登上圣位,而百官见状,也在司马徽和司马稷的带领下,高呼“万岁”,行跪拜大礼,随后,便各自退回到大殿两侧安置的蒲席上,席地而坐。
司马旭坐于圣位,紧皱着眉,扫视了一眼殿内的百官,又故意咳嗽了两声,最后目光落定在居于百官上位的王燮身上,方才沉声道:“关于昨夜慕容质子潜逃一事,想必众爱卿都已听说了吧,今日朝议就议此事!”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坐于较下方的官员起身,手持玉笏,恭敬的走至殿内中央的铜鼎前,躬身行礼后,弹劾礼曹少掌司陈侗,称其玩忽职守,刻意懈怠,甚至有里通外国之嫌。
朝中人知晓,礼曹少掌司陈侗虽然人微言轻,但当日正是他受王氏示意,将慕容质子安排在晏氏府邸的具体实施者,其所属阵营,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慕容质子潜逃,此事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而至于守备军只认相府调令一事,哼哼,更是可大可小了!”司马徽开口了,挑着眉,眼神严肃道:
“往大了说,慕容阁潜逃一事有害于邦交,有辱于国威,是有损天子颜面的大事,而守备军只认相府调令一事,更能被有心人将其与谋反大罪联系在一起!不过最重要的,是如今王氏在朝堂上确实势力过大,再放纵不理,只怕日后难以制衡,如此一点小过,断然不可能裁撤一国之相,但陛下若是不想王燮在这个相位上呆下去了,就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
司马徽一席话出口,使叶凌不禁联想到了当日礼宴上的情景:王燮仅凭一句虚言,便将大殿拔剑的林潇云救下。
到此,叶凌也算恍然明白了:
在司马旭登临帝位之前,他最大的顾忌是拥兵北伐的越王司马徽,因而他亟需各地名门宗族的支持拥戴,而一直联系在南北二地世家门阀之间的,正是琅琊王氏,介于此,他才不得不依仗王燮,也不得不给予王氏莫大的朝堂利益。
可现如今,司马旭已经承袭道统,君临天下,而登基大典上的那一幕,也表明越王认为君臣已定,甘为臣民,又或准确来说,司马旭认为越王司马徽短期之内暂时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权帝位,而即便是司马徽举兵谋反,自己也有“大义”持手,又有全天下的世家支持,只要假以时日,根本不足为惧。
于是,日益坐大的琅琊王氏,对司马旭来说,便很快成为了朝堂之上的第一大威胁。
而通过今夜调令的这件事,也足以说明,王氏在朝中的影响力的确过大,或许已经威胁到了皇权圣威,那司马旭借此机会,削弱王氏,集中皇权,也便不是不可能的了。
“我想明日在朝堂之上,定有各方势力跳出来弹劾王氏一派,我们该如何行事?”兰咎听闻司马徽的话,点点头后,又问道。
面对如此局面,房内一时陷入安静之中,在烛火的摇曳下,司马徽忖度良久之后,终于定音:
“保王氏!”
三人听闻,先都是一脸惊讶,但随即兰咎反应过来,点点头,表示赞同。
过了片刻,叶凌也似乎松了口气,点了一下头,但即刻又皱着眉,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声。
林潇云似乎没有反应过来,问道:“为何?”
司马徽没有过多解释,只是叹道:“这丞相之位,目前朝中,除王燮外,尚无人能担此大任,吾等若想光复中原,后方不能乱!”
四人又稍稍小议了片刻,见夜已至半,便都散去,回房休息了,因为第二天的早朝,四人不能再像往日一样,置身事外了。
翌日,城东皇宫天和殿内。
还没到上朝的时分,百官便以长沙王和越王为首,分立左右两拨,伫立在大殿内,低声耳语,窃窃私谈,脸上的神色也是或焦虑,或不解,或忐忑不安,又或是幸灾乐祸。
而王燮则独自一人,手持玉笏,默默低头恭敬的站在司马稷身后,不与任何人搭话,也不回答任何人的话,已是雪白的眉头紧紧皱着,时不时还长叹一口气,满眼沮丧的微微摇一摇头。
在一片不大的喧嚣声中,司马旭身着龙袍登上圣位,而百官见状,也在司马徽和司马稷的带领下,高呼“万岁”,行跪拜大礼,随后,便各自退回到大殿两侧安置的蒲席上,席地而坐。
司马旭坐于圣位,紧皱着眉,扫视了一眼殿内的百官,又故意咳嗽了两声,最后目光落定在居于百官上位的王燮身上,方才沉声道:“关于昨夜慕容质子潜逃一事,想必众爱卿都已听说了吧,今日朝议就议此事!”
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坐于较下方的官员起身,手持玉笏,恭敬的走至殿内中央的铜鼎前,躬身行礼后,弹劾礼曹少掌司陈侗,称其玩忽职守,刻意懈怠,甚至有里通外国之嫌。
朝中人知晓,礼曹少掌司陈侗虽然人微言轻,但当日正是他受王氏示意,将慕容质子安排在晏氏府邸的具体实施者,其所属阵营,也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