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知音难觅(恢复更新)-第2/3页

加入书签
  所以,刘愫在听闻叶玄说自己的曲音“有当年荀中书之风范”时,虽然嘴上说着谦辞,但心中还是暗暗赞叹叶玄对于音律的敏锐,毕竟,她师从荀益,对于大乐师荀勖的音律理解,较之常人,自然是更为直接和准确。

  后来,荀益升迁至洛阳为官,但仍时常与刘弧有书信往来,并常有问及刘愫的音律琴艺是否有所精进,也是在这些书信中,刘愫知晓了另一位名噪京畿的青年乐师——赵尹。

  不过,刘氏在巴东的平静生活,终究在五年前被彻底摧毁,那一年,刘愫刚及十一岁,蜀地叛乱。

  战火迅速燃遍了整个蜀中,而后又是凌湘军入蜀平叛,吴王入蜀戡乱,总之,那两年的巴蜀,混乱程度比蜀汉倾灭时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巴东地处荆、益、司三州交界之地,更是饱受摧残,生灵涂炭,因此,刘弧才率领一众族民,暂时放弃巴东的庄园,辗转来到荆州,暂居下来,而这一住,便是五年过去了。

  前些时日,吴王登基帛书昭告天下,意味着司马旭将在建康重组大晋朝廷,而江左一带,便要牢牢掌握在吴王手下。

  但吴王幕府自蜀地平叛后,便一直人才稀缺,难以得到补充,而随着北人南下,各侨州侨郡在江东一带纷纷设立,便留出一大批空缺的郡县太守职位来,成为各大世家门阀所争夺角逐的对象。

  于是,一直效力于吴王幕府的荀益三子——荀谦,便举荐原在巴东颇有名望的刘弧来担任侨南郡侨安县知县。

  对于荀谦的举荐,吴王府自无不允,这也便是刘愫一家在此等时刻,举家迁至建康的缘由了。

  当然,对于这其中利害关系,别说雨儿,就连刘愫也分不清楚,她只知道父亲如今终于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而且一经提拔,便是一县之主,着实是令人振奋,但一想到昔日巴东的刘氏庄园,心中又有些思乡的苦楚。

  “小娘子真的不见叶郎君吗?”

  雨儿将席面上的一封书信和一卷竹简收起来,一边又道:“其实叶郎君虽是武人出身,可也生的清秀英俊,自有一种飘逸旷达的气质呢!可不像传说中的那种鲁莽武夫一样......”

  雨儿话还没说完,便被刘愫的一瞪眼给打断了,雨儿也识趣的抿紧嘴唇,低下头去。

  “我只是曾耳闻过‘赵尹赠笛’的雅事,想亲自确认一番这个叶景之是否真的有如此高的音律造诣,又是否真的能配上那一支举世罕见的长青笛!”刘愫转眼望向窗外,似乎是在向雨儿解释什么一般。

  “哦!”雨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小娘子现在觉得叶郎君配得上那支长青笛吗?”

  刘愫听闻,看着雨儿淡淡一笑,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笑道:“我不知道!”

  雨儿见罢,困惑得挠了挠头,嘟囔道:“为什么不知道啊?”

  “送过去的两首曲子,不过能说明他的确善解音律,但至于是不是配得上那支长青笛,我未闻其笛声,又怎会知道呢!”

  “哦,原来是这样!”雨儿恍然大悟般的点了点头,但随即好似想起什么一般,道:“那若是诚邀叶郎君奏笛一曲,小娘子不就知道能否配得上了?”

  刘愫显然听出了话中的歧义,又狠狠瞪了一眼雨儿,而雨儿也顿时明白了过来,吐了吐舌,接着解释道:“雨儿的意思是,叶郎君能不能配得上长青笛!”

  “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我们明天便要启程前往建康,又怎邀叶郎君奏笛一曲呢?”刘愫看着雨儿,笑着反问道。

  雨儿看了看窗外,调皮的道:“这不还有今晚吗?现在方才酉时末,小娘子随雨儿再去拜访一次叶宅便可啊!”

  雨儿的这番话说到了刘愫的心坎里,她也的确想耳闻一曲长青笛的佳音,更况且,明日她便要前往建康,与这位善解音律的叶郎君是否还会见面都不得而知,又怎会再有机会去一睹长青笛的风采呢!

  然而,即便这么想,刘愫也还是只能对雨儿调侃般的笑了一笑,些许无奈的道:“那父亲那边,就由雨儿去周旋了?”

  雨儿听闻老爷的名号,顿时泄下气来,紧咬牙唇,不再说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