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那么一比,你知道就好。说说吧,最近郭贵妃那儿都有哪些个大臣拜见,说了些啥?”
“哼,贱妾知道陛下前来不光是为了我,这几日,驸马都尉郭暖来过,两回,升平公主也来过一回,说的都是……。”
母亲娇喘一下压低了声音,我再也没法听清,只觉得郭贵妃的父母来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父皇此举大可不必。
两人小声唧唧咕咕说了好久,父皇高声说:“丽娘好了,掌灯,替朕更衣。”
灯亮后,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是父皇和母亲进来了,母亲掀开帷幔,我装作刚醒的样子揉着眼睛,叫了声娘。
“怡儿快起来,你父皇看你来了。”
我赶紧翻身跪在炕头要行大礼,“怡儿不必拘礼,”父皇说着话进了帷幔,上前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看来是好了,坐下说吧。”
“是,父皇。”我战战兢兢坐在炕沿。
“说说昨天的事。”父皇坐在我身边。
父皇少有的亲近让我内心一热,又有点酸楚,愈发地局促不安。
前一天午后,皇室子孙们在百孙院听使相(御史中丞)裴度讲《论语》,他的山西口音很重,语调平铺直叙,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讲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时,看见皇孙李炎打瞌睡,身子快要伏在地上,就要求李炎讲一下这里的“道字做何解?”李炎根本没听裴度讲学,胡乱说了句:“道者官道也,有何难哉。”一旁的皇孙李昂随声附和:“然也。”
裴度加重语气说:“还然也,大谬亦。李怡你来解释。”
我谦恭地起身谢过裴度,说:“道者引导、治理也。”
裴度把我夸赞了几句,散学后,我和李昂、李炎同道,路过湖边,李炎抢过我的书扔进湖中,怒骂道:“《论语》是治理天下之大学问,岂是你一个奴婢之子所学的,野种。”
李昂说句:“炎弟不可乱讲,李怡虽小,是我们的叔辈。”拉上李炎就跑。
我一着急,跳进湖里捞出书,回来就病倒了。
出生皇家,从学说话那天起,就有好几个人围在我周围教我说这说那,我很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能说,该怎么说。
我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说道:“父皇,是我的书开了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书掉到地上,摔散页了,恰有风吹来,有几页落到湖里,我心里一急,自己跳下去捞起来,这就感了风寒,不管李昂和李炎的事。”说完我就低下头。
“到底是个孩子啊,撒谎都不会,事情有人已告知朕了。昂儿、炎儿年龄虽比你大,却是你侄子辈,你想护着他们,像个做叔叔的样儿,理当如此呐,你小小年纪能懂得守礼,还算不错。怡儿,方才你娘说了,双月你随大家读书,单月你可以到罔极寺修习佛经,朕照准,你可要用心修习啊。”
“谢父皇,孩儿谨遵教诲。”
“丽娘啊,你让怡儿修习佛经的想法很好,甚合吾意,你要给他请最好的师傅,让佛家精神要义深入怡儿心田,只要他心存佛义,就能驱逐他心里的妄念,你们母子妄念越少,福份就越绵长,你们能体谅朕的这份苦心吗!”
我盯着父皇的脸,他的眉宇间透出困倦,上嘴唇上的八字胡和下巴上的一缕胡须随着嘴巴的开合微微颤动着。心想,他既然知道我受到侮辱,为啥就不能公道处置,父皇的话,如同让我在寒冬腊月喝冰水般透心凉,刚刚才有的一点儿温情荡然无存。
母亲却说:“妾和怡儿谢过陛下。”
“你是你,怡儿是怡儿,别混为一谈,噢,对了,怡儿生病要着人报殿内省,由他们安排太医珍治,要归档,不能再使用偏方土法,这是规矩,这些规矩你要懂,更要守。”
我明白了,这是父皇知道了我生病后,母亲只是熬了点葱须、羌汤为我治病。也听得出在父皇眼里,我是皇子,而我的母亲却什么也不是。
父皇扫了一眼我们母子,接着说:“我已经给殿内省打了招呼,给怡儿增加宫人和随从,照料他的日常饮食起居,也责令太子惩处昂儿、炎儿两兄弟,你们母子就不要再记恨他们了。”
“梆、梆,”外面响起打更声,二更天了,执事太监尖利的喊叫着:“各宫息----灯,落----匙,宵----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
“哼,贱妾知道陛下前来不光是为了我,这几日,驸马都尉郭暖来过,两回,升平公主也来过一回,说的都是……。”
母亲娇喘一下压低了声音,我再也没法听清,只觉得郭贵妃的父母来看女儿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父皇此举大可不必。
两人小声唧唧咕咕说了好久,父皇高声说:“丽娘好了,掌灯,替朕更衣。”
灯亮后,传来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是父皇和母亲进来了,母亲掀开帷幔,我装作刚醒的样子揉着眼睛,叫了声娘。
“怡儿快起来,你父皇看你来了。”
我赶紧翻身跪在炕头要行大礼,“怡儿不必拘礼,”父皇说着话进了帷幔,上前摸了一下我的额头说:“看来是好了,坐下说吧。”
“是,父皇。”我战战兢兢坐在炕沿。
“说说昨天的事。”父皇坐在我身边。
父皇少有的亲近让我内心一热,又有点酸楚,愈发地局促不安。
前一天午后,皇室子孙们在百孙院听使相(御史中丞)裴度讲《论语》,他的山西口音很重,语调平铺直叙,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讲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时,看见皇孙李炎打瞌睡,身子快要伏在地上,就要求李炎讲一下这里的“道字做何解?”李炎根本没听裴度讲学,胡乱说了句:“道者官道也,有何难哉。”一旁的皇孙李昂随声附和:“然也。”
裴度加重语气说:“还然也,大谬亦。李怡你来解释。”
我谦恭地起身谢过裴度,说:“道者引导、治理也。”
裴度把我夸赞了几句,散学后,我和李昂、李炎同道,路过湖边,李炎抢过我的书扔进湖中,怒骂道:“《论语》是治理天下之大学问,岂是你一个奴婢之子所学的,野种。”
李昂说句:“炎弟不可乱讲,李怡虽小,是我们的叔辈。”拉上李炎就跑。
我一着急,跳进湖里捞出书,回来就病倒了。
出生皇家,从学说话那天起,就有好几个人围在我周围教我说这说那,我很清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话能说,该怎么说。
我把要说的话在脑子里过滤了一遍,说道:“父皇,是我的书开了线,回来的路上不小心把书掉到地上,摔散页了,恰有风吹来,有几页落到湖里,我心里一急,自己跳下去捞起来,这就感了风寒,不管李昂和李炎的事。”说完我就低下头。
“到底是个孩子啊,撒谎都不会,事情有人已告知朕了。昂儿、炎儿年龄虽比你大,却是你侄子辈,你想护着他们,像个做叔叔的样儿,理当如此呐,你小小年纪能懂得守礼,还算不错。怡儿,方才你娘说了,双月你随大家读书,单月你可以到罔极寺修习佛经,朕照准,你可要用心修习啊。”
“谢父皇,孩儿谨遵教诲。”
“丽娘啊,你让怡儿修习佛经的想法很好,甚合吾意,你要给他请最好的师傅,让佛家精神要义深入怡儿心田,只要他心存佛义,就能驱逐他心里的妄念,你们母子妄念越少,福份就越绵长,你们能体谅朕的这份苦心吗!”
我盯着父皇的脸,他的眉宇间透出困倦,上嘴唇上的八字胡和下巴上的一缕胡须随着嘴巴的开合微微颤动着。心想,他既然知道我受到侮辱,为啥就不能公道处置,父皇的话,如同让我在寒冬腊月喝冰水般透心凉,刚刚才有的一点儿温情荡然无存。
母亲却说:“妾和怡儿谢过陛下。”
“你是你,怡儿是怡儿,别混为一谈,噢,对了,怡儿生病要着人报殿内省,由他们安排太医珍治,要归档,不能再使用偏方土法,这是规矩,这些规矩你要懂,更要守。”
我明白了,这是父皇知道了我生病后,母亲只是熬了点葱须、羌汤为我治病。也听得出在父皇眼里,我是皇子,而我的母亲却什么也不是。
父皇扫了一眼我们母子,接着说:“我已经给殿内省打了招呼,给怡儿增加宫人和随从,照料他的日常饮食起居,也责令太子惩处昂儿、炎儿两兄弟,你们母子就不要再记恨他们了。”
“梆、梆,”外面响起打更声,二更天了,执事太监尖利的喊叫着:“各宫息----灯,落----匙,宵----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