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城建议(月票加更)

加入书签


  赵权还想再说,撒吉思抬手止住了他,说:“你们先在此歇息吧,我去见下元帅。”说完,便转往外而去。

  丁武突然站起,说道:“撒吉思大人,请稍等一下。”

  丁武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递给了撒吉思。

  让撒吉思看得点头不已。

  如果不想立即北撤,但么就必须要先解决宣州城的问题。对于如何攻克宣州城的建议,郭侃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张纸。从排兵布阵,军力分布、几支军队的配合、攻城时机的控制,以及城破后如何清剿溃兵、如何收罗城内物资、如何继续追敌等各各方面,写得无比详尽。

  郭侃在信中,虽然并没有建议蒙军北撤,但首先强调,如果只不干决定北撤的话,那么就可以不用管他之后的建议。

  因此,当只不干看到郭侃用蒙古文字写的书信时,惊讶之余,不由对这个汉人将军大为欣赏。

  不能说文字是两个派别产生的原因,但是已经成为双方各自掌控一个区域的基础。汉人官员很难成为漠北、西域与辽东的王公贵族亲信,畏兀儿人也同样很难接手漠南汉地的政事管理。

  于是,蒙古国内部,渐渐形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一派是以畏兀儿人为主的蒙古王公亲信,掌控着漠北与国家西部大部分的对外贸易与税收。一派是以汉人为主的北地官员,则开始接手管理漠南中原之地的军政与民政。

  自窝阔台登位为汗、尤其是金国灭亡之后,越来越多的北地汉人入蒙为官,此时在蒙古国高层,汉字也开始渐渐流行,使用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蒙古文字,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往右,对畏兀儿来说,完全没有接受难度,但与中原文字的书写习惯完全不同。

  如今蒙古国内部,真正能掌握这些文字的,反而以畏兀儿人居多。因为他们大多替诸位蒙古王公掌管内府事务,蒙古贵族可以不识字,边却一定会有个识字的畏兀儿人。

  但是,对于原来从未接触过文字的蒙古人来说,任何文字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因此,蒙古文字虽然是创制出来,却根本无法推广,也就是少数的王公贵族才识得。撒吉思作为塔塔统阿的同乡,同是畏吾儿人的他自然是识得蒙古文字。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蒙古国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自己的文字。近四十年前,成吉思汗降服乃蛮部之后,俘获了乃蛮的重臣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塔塔统阿受成吉思汗之令,以畏兀儿文字母为基础,这才创制出最早的蒙古文字。

  撒吉思坐在他边上,刚给他说完赵权对高丽兵来路的判断,而后拿出郭侃写给他的信,开始在给只不干念着。

  中军营帐之内,只不干手指轻撑右颊,伤口并没有包扎,但血已经不再流出。只是眼角露出地点森森白骨,看着着实吓人。

  赵权摇了摇头,不再言语,苦恼地对着地图发呆。

  “我觉得你可能有些过于担忧。”久不开口的缪风说道,“你太高看这些高丽兵了!”

  赵权狠狠地点了点头。“协助他们解围并且北撤,看来并不难。可要是只不干不肯撤军的话,这次可有咱们受的了!”

  “有这么严重吗?”

  “咱们任务艰巨啊!”赵权苦恼地抓着头,说:“不单单是得把这些蒙古人从这里救出去,还是保证咱们自己不被这货给拖死在这。”

  “你是在担心什么吗?”

  赵权瞟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不吭气。

  “怎么了?”丁武挨着他坐下。

  赵权叹了口气坐下。

  赵权唯一能确定的是,丁武对于信件的内容,也是一无所知。

  当然,赵权也不至于为这个事感到生气或是难受,只是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绪。

  但是,不管怎么说,丁武都是渐丁队的队长,也是赵权的直接上级长官。赵权却不可能对这种事多加过问。

  如今,丁武竟然会拿出一份赵权根本不知道、也没听他提起的信件,而这个信件显示还会对之后的军事行动产生重大影响,这让赵有些权始料未及。

  因此,稿城军以及东真军的一些行动计划与部署,有些赵权知道的,丁武反而不知道。只是丁武从来没为这些事去过心,或者说有过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