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摸到了你成功的原因

加入书签


  进了手术室。

  科研办主任秦维,站在观摩玻璃房里,担忧的看着里面。

  默默的为手术台上的“焦叔”祈祷。

  这台手术,由宁鸿儒亲自操刀囊肿切除,姚裕森给他做副手。

  后半部分的胆道重建,则是张谷主刀,舒新贤给他做副手。

  秦维心里默默道:“焦叔,给你做手术的这支团队,已经是全原城市非常豪华的阵容了,你一定会没事的。”

  手术开始,宁鸿儒两人,风格明显偏向稳扎稳打,动作虽然不快,但每一步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随着手术的进展,宁鸿儒的胆囊切除也到了关键部分。

  这时,张谷瞅了个空档,轻声提醒道:“宁主任,你在切除囊肿上部时,给我保留左右肝管汇合部下5毫米到10毫米的胆管,方便我待会行端端吻合。”

  宁鸿儒立即道:“好。”

  旁边,舒新贤听了,立即精神一振,张谷专门做出提点,必然有其深意。

  她生怕打扰到手术台上做手术时的两人,嘴巴靠到张谷耳边,用极低的声音道:“张医生,留这么一截胆管的目的是什么?”

  张谷也凑过去,低声解释:“如果全截掉,就只能行端侧吻合了。我这样能保证吻合口径宽大,腔内平整光滑无弯曲,比端侧吻合效果更好。”

  舒新贤听的心神一震。

  对啊!

  只是多留一小截胆管,就能有这么大的好处。她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舒新贤在内心中反省自己:“以前我做胆肠吻合时,细节扣的还是不够细啊!不仅是我,包括全市一院做吻合的医生,都有这个毛病。”

  “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张医生这样抓细节,大家的吻合水平,都能提高一大截。”

  不过想归想,舒新贤也很清醒。

  抓哪些细节,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才能对手术有利,这些都不是容易的事儿。

  恐怕也只有极佳天赋的人,才能办到这一点。

  想到这,舒新贤多扭头看了张谷几眼,这位真是天之眷子啊,真羡慕呀。

  终于,到了胆道重建吻合部分。

  舒新贤跟着张谷上台,深吸了口气。

  她之前就给张谷做过副手,通过那几台“保脾切胰”手术,她也对张谷的手术风格,有了一定了解。

  那就是千万不要废话,不要有过多的冗余动作。

  一定要集中精力,仔细听张谷的吩咐,倾尽全力的配合张谷这位主刀。

  因为,张谷的动作会很快!

  只要有一丝走神,她就有可能跟不上了。

  吻合术开始了。

  在玻璃观摩房的秦维,也发现了前后两组人的风格差异很大。

  如果说,宁鸿儒主刀的风格,是逐步推进,稳扎稳打,力争不出一点错误的话。

  那么张谷主刀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甚至有时会几个操作同时进行,有可能在你一眨眼不注意的时候,就错过了他施展关键一步的操作。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谷的手术做的这么快,却同样能做到无比精准,一次差错都不出。

  下了手术台的宁鸿儒,看到张谷的实操,再暗暗对比自己刚才的操作,也是不由得感慨:“我还是老了啊。”

  姚裕森在旁边连忙开解道:“老师不老。”

  宁鸿儒笑笑,道:“你身上,也有了我的烙印,跟我的风格有点像,我建议你,以后多跟张谷学学,多沾染上他一些精准刀法,统筹布局的思路。”

  姚裕森迟疑道:“统筹布局?”

  宁鸿儒:“对,你只看到了他做的快,有时甚至能同时做两三个步骤,但却不知道,这恰恰是他心里有手术大局观,做到统筹布局的结果。所有的操作步骤,全在他的脑海里。”

  姚裕森一下被点醒了。

  对手术操作,姚裕森一直看的过于神圣,毕竟这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

  可看了张谷的操作,姚裕森有点领悟了。

  做手术,想要做到无比专注,在心态上,就必须将这当成一件普通的事情来做,这样的心态,或许才健康。

  看的过于神圣,反而畏首畏尾,生怕给病人做不好,不敢下刀。这样不仅医生自己的精神压力巨大,做不好手术,也会无限延长手术时间,导致病人创面暴露太久,无端的增大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