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2/3页

加入书签
    莫横栾隔三差五也会亲自来探望,有些关于府试的决策问题,也过来与李秘商量,完全没有因为李秘受伤,就把李秘排除在外。

    虽然李秘很多时候都将问题推给袁可立,希望莫横栾能够重用袁可立,但这种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功利心和目的性太过明显,倒是要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

    程昱被剿之后,仿佛天下太平了一般,但李秘也不敢掉以轻心,稍微恢复一些之后,便与赵广陵一道继续温书,在索长生的指点下,做些简单的复建,拄着拐杖倒也勉强能走了。

    也就如此养着,到了正月廿四这日,夜里格外地冷,翌日推门一看,外头银装素裹,头场雪终于是来了!

    李秘或许也终于明白,苏轼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江城子,为何是正月二十四写出来的了。

    因为这头场雪引人兴奋,却又难免勾人伤感,不过正是因为头场雪有着如此情怀,才更显得特殊,便是大儒司马光,也写了一首。

    江南道可不是经常能够见到雪的地方,这场雪自是掀起了姑苏城的热情!

    被严寒困在家里这么久的苏州人,此时纷纷燥了起来,这可是文人雅士咏雪抒怀的最佳时机,各种文会雅集也是遍地开花,街头巷尾都是打雪仗,唱着新编的童谣。

    而秦楼楚馆勾栏瓦舍,也都传唱着某位才子新出炉的佳作,大雪纷飞也阻挡不住这些文人和红楼魁首们的骚情。

    照着风俗,正月二十五乃是填仓节,也就是祭拜土地神或者磨神之类农神的日子,在长江以北地区,这可是大日子,填仓打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要热热闹闹过节的。

    而有些地方,这日也叫龙凤日,是上元之后又一个佳节,无论如何都是要好生庆祝一番的。

    只是到了苏州,虽然也有人过传统的节日,但风头却是被文人雅士们给盖了过去的!

    因为苏州人到了这一日,便是文人雅士的狂欢,一年一度的虎丘诗会已经拉开帷幕了!

    对历史有些了解的都知道,大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党争,这些文官集团的政治斗争,可以说给大明朝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

    当时党派林立,最后则是东林党一家独大,与宦官集团死缠烂打,而在万历中期到天启初年这段时间里,内阁首辅沈一贯、方从哲等浙江人为首的,乃是浙党,出身湖广的则称之为楚党,而山东那边的则是齐党。

    这些文官在朝堂上拉帮结派,相互倾轧,没有硝烟的战争比抗倭战场还要惨烈。

    当然了,这些都要到万历三十三年之后,才会愈演愈烈,李秘此时还见不到。

    不过彼时的风气已经渐渐冒出苗头来,正如复社和东林书院之类的模式一样,此时的苏州也出现了很多民间文艺团体。

    这些民间文艺团体早先只是为了研讨文学或者艺术,也不似邪教组织那般,所以朝廷非但没有压制或者取缔,甚至还保持着鼓励的态度。

    用后世的腔调来说,毕竟这些文艺团体能够充实民间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值得鼓励的。

    而苏州城内最富盛名的,便是虎丘诗社,这个团体早先只是苏州文人的圈子,可佳作频传,声名渐隆,也开始吸纳天下文才,加入的成员多了,也就越发的热闹起来。

    每年虎丘诗社发起虎丘诗会之时,全国各地的文人都想着能来凑趣,而诗社中表现突出的,非但作品能够被收集刊印,还能够名扬四海,自然也就演变成了姑苏城的大日子。

    李秘正在养伤,府试的事情也放不开,他也没甚么文学细菌,对这些文人雅士的调调,自然也不感兴趣。

    所以外头固然热闹,李秘却充耳不闻,早日里推开窗户来,见得满目雪白,也是兴奋不已,拄着拐杖,与甄宓和秋冬张黄庭丢雪球玩耍,也算是回忆童趣,大家也是其乐融融。

    然而这个时候,赵广陵却找上了门来,竟然央求着李秘陪他去参加虎丘诗会!

    赵广陵是何等人物,文武双全,又拥有着天生的高贵光环,比李秘更像主人翁,他的肩膀好得快,耐不住这天气阴冷,整日里闷在房里,早就发霉了,巴不得出去走走,今番恰逢其会,诗社又盛情相邀,他自是想要去看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