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摄政王

加入书签


  对于山海关,李征并没有多少的兴趣。

  虽然山海关十分的雄伟壮观,但对于已经见惯了坚城要塞的李征来说,也完全就是那么一回事。

  唯一一点的亮点便是,山海关不同于内地那些关隘,她不仅靠山,而且还依海为邻。

  对于北门上那一个‘天下第一关’的匾额,李征完全嗤之以鼻,若是从起点来说,靠海的山海关确实还当的上这个名字,但是就以她本身的作用来说,一个吴三桂就完全将山海关这个匾额弄的处境尴尬。

  因为钱粮已经到位,李征在山海关并没有多呆,只是让军队休整了数日之后,便即与李悦主力合兵,再次越关而过,向着北方而行。

  只是在关外一片石地区,李征却是来了兴趣,在这一块历史上顺清国运之战的地方,沉默观看了许久。

  虽然对于李征这么看重一片荒地,而且脸上一脸的惆怅十分的不解,但是看着李征没有说话的兴趣,李悦也是十分识趣的没有去询问,只是静立于一边,等待着李征。

  “终于改变了这么多,这里原本的一切都不会再发生了……”

  静立了近一刻钟,李征终于从久远的历史中恢复过来,在心中默默的感慨道。

  虽然不明白李征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恢复过来的李征,脸上的惆怅已经一扫而空,脸上重新回到了坚毅与自信。

  大军一路行军向前,前进的速度并不快,这并不是因为潞州军战地必须谨慎行军,而是为了给不断征战的潞州军官兵们每日多一些休息时间,让他们尽可能的恢复巅峰时的身体。

  毕竟辽西走廊上早就没有了敌踪,就算往日里还残余的百姓,也随着距离山海关越来越远,也变得渐渐不可见。

  山海关到锦州,这里原本是已经半军阀化的关宁军的私人领地,这里根本没有真正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依附于关宁军阀生活的佃农。

  但在关宁军在关内被消耗大半,又被吴三桂带了万余人投靠满清之后,这里的佃户便大多逃亡关内,少部分被满清掳走作了包衣奴。

  这个时候的辽东是残破的,也是毫无生气的。

  一路上所见所听,都是满目疮痍,真正的千里无人烟,别说普通百姓,就算占山为王的山贼都没有,完全就是死一般的沉寂。

  一路上,看到最多的便是被破坏掉的堡垒与城镇,看那些痕迹,最新的也是近一年前的杰作,大明朝廷每年无数的钱粮供应起来的辽西走廊,如今除了一地瓦砾之外,更无其他。

  ……

  在李征收到皇太极死讯,然后果断的在关内不断筹备着北伐之时,满清内部完全就是一片的死寂。

  皇太极的突然死去,受到震荡最大的并不是李征,而是这些满清的权贵们。

  无论他们过去多么的不喜欢皇太极,但没有人敢不承认,皇太极才是他们的主心骨,这一点甚至连最仇视皇太极,之前无时无刻不盼着皇太极暴毙的多尔衮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在皇太极死去的消息传来时,多尔衮完全没有自已想象中的狂喜与解脱,甚至直觉得脑袋一嗡,整个人都有些许的眩晕。

  十数年来,多尔衮做梦时无数次都在想象着自已干掉皇太极,然后登临满清皇位的场景。

  但是在这如今希望最大之时,他却是根本一点也兴奋不起来,因为如今的满清战略形势委实太过于恶劣了。

  整个草原在满清大败,明军大举压境之后,厚道一点的只是纷纷切断与满清的联系。若是遇到一些心黑的,往往都会不断的骚扰肆虐着辽东大地,在满清本就鲜血淋漓的身体上,不断的嘶咬着一块块的血肉,让大清伤的更加严重。

  站立于风口,猪都能一飞冲天。

  这句话用在国家层面也同样适用,在拥有大势之时,无论如何去做,都注定会顺风顺水。

  就比如说多铎这种无勇无谋的夯货,也能在无数汉奴军队在前为他充当炮灰,可以用本部零战斗伤亡,一直从山东打到了扬州,麾下军队数量反而越打越多。

  多尔衮更是能够毫无顾忌的下达剃发易服的政策,而不担心会有变天的风险,这就是身处于在大势之中,浩浩荡荡,顺者逆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