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这个人叫陈奇瑜-第2/3页

加入书签
  不仅历数双方盟好之前事,更是讲喻共抗大敌的唇齿道理。

  虽然正打的火热的大明朝廷,但是交战双方对于这个道理倒还算是很认同的。

  不过对于林丹汗要求提供的武器钱粮,大明朝廷上下几乎都是一个态度,我们可以在精神上支持大汗正义的事业,但是物资上,对不起,这些一丁点也没有。

  对于大明这种摆明站在一边看笑话的态度,使者不断的泣血哀求,直言之前的入寇,只是因为林丹汗钱粮吃紧,在数次求告无门,这才会有这种误会。

  蒙古骑兵不缺勇士,只是武器不如人,粮草更是吃急,这才屡战不胜。只要钱粮武器到位,林丹汗愿与后金一决生死,为大明扫除这心腹之患!

  崇祯皇帝毕竟还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听到有扫灭建奴的可能。虽然心中恼怒,但考虑到双方确实是同盟关系,还是觉得应当给予一些帮助。

  但他这个想法只是试探性的说出来,却是遭受了朝堂一致的反对,当着林丹汗的使者的面,朝臣们俱言林丹汗狼子野心,欲壑难填,给予物资只会养虎为患!

  面对着汹涌的反对声音,爱惜羽毛的崇祯皇帝便只能退让,表示对于林丹汗的正义战争,大明在精神方面是无限给予支持的。

  见事情根本没有任何的转圜可能,使者也收起了卑微的态度,冷笑一声鼠目寸光之辈,便即告辞而回。

  这种态度对于大明君臣自然是极大的侮辱,但出奇的是,所有人都为这使者最后悲壮的态度所感染,竟无人喝骂。

  这段小插曲很快便归于无影,朝堂上的争执还在继续着,不过湖广之地却是传回了好消息。

  左良玉苦苦支撑过张献忠和老回回的三板斧后,通过纵兵抢掠地方,重整了军心士气,又通过抢来的钱粮拉起了一支数量不菲的军队,终于在半月后发动了nn。

  在老恩客左良玉发力下,张献忠第一个不支,又被蹂躏一番,再次夺路而逃。

  老回回革左五营,眼见情形不妙,趁左良玉追击张献忠之时,也直接撒丫子就跑,湖广形势再次逆转。

  不过这一次,左良玉显然不打算放过打闷棍的张献忠,悍然举兵追过湖广境,直追入信阳山区,要跟张献忠来一个真章。

  而河南方面,新任巡抚李乘风与开封府联军数万,与高闯在新安,宜阳一线形成僵持,战局又一次稳定下来。

  消息传至京城,原本因为束手无策这才疯狂攻击的大佬们,终于消停了下来。

  因为这些猴精猴精的大佬们,发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林丹汗正带着后金联军在茫茫草原上兜风,却是给出了大明一个难得的机会,先行对付境内的流寇们。

  流寇的兴起,严重的损害了士大夫们的利益,说不痛恨那是假的。在对付流寇方面,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尤其是如今流寇已经被重创的时刻,能有个机会彻底清除掉他们,那自然是要把握住的。

  在一番政治交易之下,终于达成了妥协,先行共同制定出了应对策略来。

  正在此时,陕西的一篇剿匪策略,也成功吸引到了众大佬的注意。

  这道奏章,描绘出的蓝图足够的恢弘,给出的结论更是令人期待和向望!

  七省连动,十面包围,最关键的是,各路军队如今的驻地,完全符合这道策略的要求。

  唯一的瑕疵便是钱粮问题,调动这么多的军队,所需要的粮饷可谓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既然有了希望,这一切困难都难不住一心剿灭流寇的士大夫们,

  七省官军出动的人数大概在十万人上下,以战局需时半年为准,开拔银和战时双饷,需要银一百二十余万两,粮草七十万石左右。

  这个数字是庞大的,但相比于大明的辽阔来说,又完全不值一提。不过当百官要求崇祯皇帝拿出内帑钱时,崇祯皇帝却是一口回绝。

  虽然最后在百官的要求下,忍痛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但更多却是说什么也不肯再拿了。

  在崇祯这边要不到钱,从已经可以跑马的户部仓库又拿不出来剩余的钱,大家便几乎在毫无反对的情况下,大明朝廷便再一次通过了加税这个万金油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