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惊变-第2/4页

加入书签
  而且就算拿我们当人质也没用,谢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谁也无法阻止谢家兵临城下。

  你就安心等着吧,等着当大魏的太后。”

  听到最后一句话,谢贵妃心里呯呯跳个不停。有种既难过又期待的矛盾感。

  ……………………

  正如慈安太后所言,谢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从小的来说,这是皇帝与谢家的私人恩怨。从大的来说,这是皇权与外戚之间的权力之争。

  不管是哪一个,都只能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凌晨时分,由二皇子亲自领头,谢国公及其党羽紧跟其后,率领着五军营将士一共十万大军,打着平叛的旗号,浩浩荡荡地逼向皇宫。

  在府军中卫的营地里,此时整个营地灯火通明,所有士兵都起来了,手握武器全副武装地戒备着,气氛显得十分紧张。

  因为将士们都知道,营地前方的各条路口已经被五军营封死。

  如果五军营想要趁机发动进攻的话,他们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只能背水一战。

  不仅是府军中卫的营地是这样,其他府军左卫、右卫、前卫、后卫这四卫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整个府军五卫的出兵通道已经被剩下的六万五军营士兵给彻底封死了。

  如果硬要突围的话,只能放手一搏。

  在主将营帐里,有三个人正在为此事发生争论。

  他们分别是府军中卫指挥使冯君山,府军左卫指挥使王琪,府军右卫指挥使邓益水。

  按道理来说,在如此紧张的时刻,身为府军左卫、右卫指挥使的王琪和邓益水是不应该离开各自管辖的卫所进行聚会的。

  然而事态紧急,他们却不得不这样做。

  虽然外面所有消息都被封锁了,但在场三人都是久经官场的人精,自然看出来里面大有蹊跷。

  首先是二皇子突然大半夜的拿着圣旨过来,声称大皇子勾结金吾卫和羽林卫犯上作乱,图谋不轨,甚至还占领了皇宫。二皇子要求同属禁军十卫中的府军五卫立刻出兵救驾平叛。

  府军中卫指挥使冯君山虽然见到了圣旨,却不敢轻易答应出兵。

  因为事情太过反常。

  魏太祖本身就是通过造反得的天下,因此自大魏立国以后,朝廷对于军队的管控是十分严格的。

  任何将领想要动用军队,最低限度要有调兵虎符。

  到了魏武帝时期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有虎符,还要有圣旨才行,缺一不可。

  二皇子深夜前来,手上只有圣旨却没有最为关键的虎符,这本身就极不合理。

  除了这点以外,二皇子说大皇子勾结金吾卫和羽林卫犯上作乱,这才是最让冯君山感到怀疑的地方。

  要知道大魏禁军虽然一共有十卫,但金吾前卫、后卫以及羽林左卫、右卫这四卫却是宫廷禁军,是离皇上身边最近的一支军队。

  因此能进入这四卫的将领历来都是皇上的心腹亲信,就算是普通士兵也要经过层层审核筛选才能留在里面。

  假如说,禁军十卫是皇帝亲兵的话,那金吾卫和羽林卫则是亲兵中的亲兵。

  这样的亲兵,会听从大皇子的号令犯上作乱?

  这种事别说经验老道的冯君山不信,其他将领也很难相信。

  另外大皇子一向跟文官们走得很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却没听说过他跟哪个军方大将交往密切。

  既然如此,大皇子他又凭什么能够指挥金吾卫和羽林卫造反?

  这种种怀疑,让身为府军中卫指挥使的冯君山不敢轻易答应二皇子的要求出兵围城。

  于是他以没有虎符为由,拒绝了二皇子的出兵要求。

  其他府军左卫、右卫、前卫、后卫这四卫指挥使也对此抱有同样的怀疑,因此也用同样的理由拒绝出兵。

  虽然二皇子怒气冲冲地走了,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府军五卫的将领们很快就发现,出去的路都被五军营的士兵给封死了,根本出不去。

  府军左卫指挥使王琪和府军右卫指挥使邓益水今晚之所以偷偷过来,就是想跟冯君山商量,要不要他们府军五卫联合在一起,然后冲出重围去皇宫救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