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蒯越蒯良各有志-第2/3页

加入书签
 蔡瑁是心虚的,就算想去刘表身边看看,是不是刘表把他藏起来了,但是他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慌道“……瑁擅自主张,惊扰了府上,瑁实有罪也,待捉到人后,便去向姐夫请罪,那时还劳子柔为我辩解一二。”

 蒯良没有应要为他辩解的话,只道“德珪也是一心为州牧,为荆州,为府上,劳苦功高,主公并非是苛责之人,纵然要怪罪,也不过是家人之间的事。荆州之危,正是倚重家人之时,若无德珪守着荆州,何有荆州之今日?良虽是谋臣,却终究不离间亲人,并不敢妄想多语,德珪过忧矣!”

 这话就是告诉他,我不会参与你们之间的事,不会说你的好话,但也不会说你的坏话,表达一个中立的态度。

 蔡瑁见他说这话了,也不敢再咄咄逼人,便没有再要求去寻,自动的撤退了。

 蔡瑁依旧有些疑心,便去问蒯越的意见,蒯越道“吾兄长绝非是一心襄助刘备之人,如若不在,只恐真不在矣!德珪还是再搜城内吧。”

 蒯越是蔡瑁的忠实友朋,说是手下谋士也不恰当,因他在蔡瑁一系中地位很高,蔡瑁是很尊重他的意见的,待之如友朋,而非幕宾之臣僚。

 蔡瑁很信任蒯越,见蒯越如此说,他心中便也有数了。

 也是!蒯良绝非是助刘派。蔡瑁深信蒯越人品,不至于为了维护蒯良,而违背自己内心的坚守。但凡为谋士,家人,兄弟友情其实绝非第一位的了,他们的格局更大,况又各都有志,因此,亲情能困住他们眼界和看法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如同诸葛家的兄弟那种,而这一种,都是常态。而能像司马氏那样齐心的,以家传承为重的,也有,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追求。

 司马氏以家传承为重,一人兴则家族兴,家族荣则人人俱荣。

 而像蒯氏兄弟,诸葛兄弟这一种的,基本上互不干扰,有像诸葛家各奉主的,也有像蒯良蒯越都在荆州的,但政治理念就完全不相同,那几乎是虽常见面,以兄弟称,也有亲情,但绝口不提彼此的政治理念,那几乎是一提就会吵起来,还不如互执己见就算了……

 蒯良一心为刘景升,为荆州,蒯越难道不是一心为荆州吗?!他当然也是,只是理念这个事情吧,就像一个人的三观,纵是血缘亲情,三观不一样,也是不能强求的!

 但你说,因为三观不同,而选择不再做朋友,做兄弟,这种事也常有,因为有些观念不同,而最后互视为仇人,或者做陌生人的也挺多。

 但像蒯良蒯越这样的人,他们的格局,非常人可比。他们互不干涉,虽各自遵循不同的想走的路,但并不影响他们彼此依旧是兄弟,是家人!

 亲情不该成为唯一统一的判断,更同样的,各自的不同,也不该影响亲情的部分。

 “既是如此,速搜索府内,”蔡瑁道“再退出去。”

 对于州牧府,他也不敢闹出太大的动静,能这样擅自行事,也不过是占了一个妻弟的好处,若不然,若只是权臣,而非外戚,这个事的性质就很重很大了!

 而现在搜寻家贼,也只是家事,虽说谮越,但只要姐夫护上一护,其实问题并不大。

 但既使如此,蔡瑁也不想闹出太大的动静,不然荆州内很多人要跟他撞墙了!

 若是被定性为内变内乱,政变之类的,也是真冤枉。

 蒯越也知道问题会有变化,也不敢闹的太过。忙叫他立即加紧封锁城门。只要城门锁了,人出不去,还能飞了不成?!便是有关羽,也不过是瓮中之鳖。

 蔡瑁自知道厉害,一面收拾步兵,一面准备弓箭手,他是要来真格的了!

 这一找,蔡夫人自然不可能听不到动静,便忙过来寻,得知找不到刘备人影了,蔡夫人急道“好好的人,怎么会突然跑了?!”

 “我的好姐姐!”蔡瑁道“在姐姐府内眼皮子底下,怎么会没人了呢?!”

 蔡夫人也是懊悔不迭,道“我一心以为在府内,必不有失,不料这刘备如此奸猾,察出不意,真的跑了!”

 她是越想越急,越想越不对,道“必有内奸,看看府内少了何人?!严查门房,查问今日有何人进出!?”

 有蔡夫人作主,蔡瑁也就松了一口气,当下真的一副丢了要紧东西的架势,把仆人一一点名,排查。这不排查不要紧,一排查,这府再大,也只这么大,还能查不出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