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爹是吕布121-第2/3页

加入书签
 而管仲并无多少的军事才能,然而他能助齐桓公称霸,凭借的不是国力又是什么呢?!而经济基础,就是实力。它重要到可以小到一块粮草,一块布片,一匹战马,一块肉食,以及一根武器……支撑着军队的供给。

 而这一块,吕布的根基太浅了。

 所以她让他做豆腐,推广豆腐,收取民心,争取人心,也搞活经济,同时,也为军队的供粮提供了一种可能,甚至还能以豆子迷惑住很多人……

 吕娴知道,只怕现在,也就只有陈宫和徐庶看出了她所布的局。

 便是连高叔父如此通透的人,有时候也看不清她所布的全局。她始终坚信,国强兵强,则综合实力强,这样子,就输得起。

 这天下真正能输得起之人,唯有一个曹操。

 袁绍看似势大,然而一旦大败,所有根基全毁于一旦,而孙策,只要大军过了江水,孙策,一旦大败,也输不起。

 可曹操不一样,便是一战败了,可他有天子,有数不清的政策,人才,资源……等做后盾。

 这就是曹操真正的实力。

 中原是必要争霸的,而吕娴真正要徐州成为的,便是王佐之地,成为第二个曹操,就算手上没有天子,也可以假借天子之名成势。

 纵然城池,土地,人才,资源,政策……各种各样的都没有许都多,然而,她终究要建立一支真正的输得起的军队,输得起的领导班底,输得起的人民,输得起的实力。

 有朝一日,便是诸葛出世,也许依旧可能还是跟着刘备,她纵然一时在战场上拼不过诸葛的鬼域之才,然而,只要输得起,就能拼经济实力……

 她在建立根基。

 而根基,需要人才和各种资源。

 医者,更是紧缺一项。

 若论士人高人,也许史上有很多的明珠。乱世之中,与之相对的,却是骸骨累累。

 当今天下,百姓不安。吕娴信任与敌交战,在战场之上论输赢。然而,治世也好,或是备战也好,或是辅垫实力也好,都是枯燥的。

 每一件要紧的事,都是一点一滴的靠着经世治能而以小吏慢慢的治出来的,她不信一蹴而就,她只信积累的力量。

 所以,她需要华佗。

 所以,她更需要小吏。无数的终不会在史上留下任何姓名的人,然而他们是这徐州的每一块砖,终有一日,万丈高楼之上,每一片瓦,每一块砖,每一项战功,每一项政绩,都有着他们的鲜血和汗水……

 这世间所有的文明,都是一个字,人,顶天立地。是为人。

 抓住了这最最重要的一点,她更深信的是集团的力量。

 众志成城,没有不破的智谋。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是一力降十会。

 纵然徐州现在渺小的不行,但吕娴一直在往这方面努力。

 吕娴往府衙去了。

 而司马徽却看到了徐州府更多的可能。

 最近王楷和曹豹等众官员也被累的够呛。原本曹豹是负责军中敦促粮草事宜的,如今与王楷被调来管吏治,可谓是真的心累。

 这事上的事,管起来还真没那么累。真正累的恰恰是管人。

 琢磨人的脾性,品行,考察着他的工作政绩等等。

 甚至还要重排表格啊,写各人的履历啊之类的,这些都是以前没有的,甚至每一个人都有建了卡,所谓的卡就是档案,细到以前不曾有过的细致。

 以往举孝廉升任的官职,也没这般的繁琐过,一开始可把王楷和曹豹给累的够呛,两人还抱怨过。

 然而工作过一段时间,理顺了以后两人就觉出味儿来了。

 首先,整理这些的过程,就是他们将各人的才能了然于心的一个过程,其次,当一切都理顺以后,这条理性和方便性就出来了。他们这时候才感受到这个的魅力所在。新进了人才,只需查阅一回档案,建了卡以后,便能将功绩按表格排列写进去,而考察人的功绩,就有了一个极为直观的一目了然的考核制度。

 而他们二人也终于明白,吕娴想要建立的就是这种制度。

 按表建表,记档,并且建立这种考核升级制度,而这考核,又同时涉及到专业的考试,以及薪奉的发放,更有官职的升迁等诸多细明的方便。

 一开始吕娴并未言明好处,只是让他们就往这个方向做,等做出了大概来后,他们二人才明白到了真正的厉害之处,叹服的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123shuku.com